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颌偏斜畸形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错颌畸形,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而且可影响咬合功能及颈椎姿势等,并导致不同程度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下颌偏斜畸形的表现程度会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加重,从替牙期到恒牙期有从下颌移位向真性骨骼畸形发展的趋势。如果不能及早发现和治疗,将有可能发展为骨性偏斜畸形,而且会加重关节紊乱。有学者研究表明,下颌偏斜患者下颌骨形态及位置的非对称性改变会引起颞下颌关节区域的适应性改建。除髁突形态发生非对称性改建外,关节窝形态、位置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也随之发生适应性改变,并且髁突形态及位置的改变与TMD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除两侧颞下颌关节不对称以外,两侧咀嚼肌的功能活动彼此不协调。而异常的肌肉功能是导致颅面部发育不对称的原因之一。以往对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的研究多限于形态学方面,如X线片、CT三维重建等,研究下颌偏斜患者两侧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差异,但无法显示两侧关节的骨与软骨代谢情况差异以及差异程度,不能提供骨的代谢状态和血供情况的信息。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在骨和关节疾病的检查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可反映局部骨关节的代谢和血供情况。但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分辨率较低,致使病变的定位不够精确。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的出现,融合了SPECT和CT的优点,可以同时提供准确的解剖定位及其相应组织的功能代谢情况。本实验利用SPECT/CT同机融合骨显像技术,试图从功能上研究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差异性。目前利用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下颌偏斜患者的颞下颌关节进行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研究分三个部分:1.成人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SPECT/CT同机融合骨显像的比较选取20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SPECT/CT同机融合骨扫描检查,所得三个断面的三种影像资料,通过在双侧下颌骨不同部位设置感兴趣区(ROI),所得该部位放射性计数值比值,通过半定量分析比较下颌偏斜患者两侧不同感兴趣区血流和代谢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下颌偏斜患者下颌骨不同部位的骨血流和骨代谢有特定差异,且放射性强度均为对侧高于偏斜侧;不同部位ROI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髁状突区的放射性计数值比值最大,其次为下颌角,下颌升支中份比值最小;不同感兴趣区偏侧与对侧放射性计数值比值的配对t检验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髁状突区两侧差异最为明显,其次为下颌角,下颌升支中份差异最小。2.正常合成人双侧颞下颌关节SPECT/CT同机融合骨显像的比较选取15例正常志愿者作为研究对照,接受SPECT/CT同机融合骨扫描检查,所得三个断面的三种影像资料,通过在下颌骨不同部位设置与下颌偏斜患者相同的感兴趣区(ROI),所得该部位放射性计数值比值,通过半定量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下颌骨两侧不同感兴趣区血流和代谢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正常人下颌骨不同部位ROI的左右两侧放射性计数值比值均接近于1,两侧对称性较好。3.将下颌偏斜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以20例成人下颌偏斜患者为实验组,15例个别正常合成人为对照组,接受SPECT/CT同机融合骨扫描检查,通过在影像资料上设置不同的ROI,所得该部位的放射性计数值比值,分析比较正常人与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正常人左右两侧放射性计数值比值接近于1,对称性较好。与正常对照相比,下颌偏斜患者对侧与偏侧计数值比值均大于1,说明放射性强度均为对侧高于偏斜侧。并且不同ROI的两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髁状突两侧放射性计数值差异最大,其次为下颌角,下颌升支两侧差异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