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更是成为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领头羊。截止2011年底,北京市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已达372公里,规划至2015年北京市将建成25条线、703公里的轨道交通路网。
在以上背景下,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的投资融资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与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相契合,要保障和促进北京轨道交通乃至城市运行的健康稳定发展,适应北京城市发展对轨道交通日益增长的依赖性需求,需要更为准确的投融资需求预测与更为合理的投融资创新模式。
本文分析了目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梳理了基于现有投融资模式,北京轨道交通投资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准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盈利性理论以及特许经营理论、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商业开发理论、TOD理论,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属性、经济效益问题和特许经营的可能性等。接着针对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情况进行整理并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了北京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供需预测模型,并通过模拟压力测试,对投融资需求预测模型进行检验分析,从而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提供必要的研究基础和发展导向。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特点,提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其总体策略是:积极开展投融资创新,拓宽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渠道,并提出了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境外人民币债、设备直接租赁、PPP模式、产业投资基金及土地综合开发等5个方面的轨道交通投融资创新措施;提出多样化的综合投融资模式的建议。最后,文章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