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国家政府的核心任务,同时也是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重点推进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武陵山片区作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更是国家重点扶贫对象。本文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及“新型城镇化”这两个重大举措联系起来,以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研究样本进行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与应用性。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与贫困的关系、城镇化对贫困的影响以及城镇化减贫的文献较为罕见,主要是城镇化的后向关联效应;城镇化的城乡居民迁移效应;城镇化的工资增长效应;城镇化的溢出效应或外部性等四条路径。然而在城镇化对贫困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未被足够重视,鲜少有文章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因此,本文应用空间分析的SDE和GWR方法,从全局空间和局部空间相结合的视角,对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估计,并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然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对武陵山片区2015年城镇化减贫效应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最后为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以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实施提供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两大战略在连片特困地区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发现:(1)武陵山片区城镇化的空间分布和农民收入分布均呈“西北-东南”走向,城镇化分布相对于人口分布集聚度更高,但近年来有所下降,农民收入分布与人口分布则有趋同的趋势,农民收入相对于城镇化的空间分异系数逐渐扩大,城镇化的减贫效应分异明显。(2)城镇化率提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从不显著向显著转变,从负向影响向正向影响转变,且影响程度的差异性扩大,片区东部总体强于片区西部。(3)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逐渐趋同,且正向影响程度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异质性大于第二产业,提升效应也逐渐减弱,西南部总体强于东北部。(4)对片区71县市区城镇化减贫效应形成空间分异的核心影响因子为人口密度、交通水平、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5)各驱动因子及同一影响因子不同等级对武陵山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分异的影响均具有差异性,并且在第4层级时其差异性最显著。(6)片区城镇化减贫效应出现空间差异是由经济结构、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各类型因素之间交互后因子影响力明显增强。据此,提出城镇化全面发展、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大力推进城镇第二产业发展、注重提升第三产业包容性以及因地制宜施策,从而促进城镇化减缓贫困的建议。
其他文献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封市排球的发展受到中国女排精神的影响得到了迅速推广,此后开封市便出现了一批以排球为特色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并在河南省处于领先地位。经历数十年的
美国新一代战车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LV100已进行了全负荷试验.LV100是先进的整体动力装置—AlPS(Advanced Iute-grated Propulsion System),它将燃气轮机、变速传动箱、滑油
随着科技的进步,水平井技术在油气田开发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成熟,但是水平井在生产中,堵水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且水平井其特殊的结构,堵水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相比直井更
本文提出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4条新思路:一、由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移到产量和质量并重、更加注重质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轨道上来。二、用降低生产成本方式取代农
以黑花生品种黑霸920成熟种胚、幼叶和胚轴为外植体,对黑花生植株再生和遗传转化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一系列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培养基来优化各阶段培养条件,初步建立了高效的
近几年,省委宣传部坚持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搞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全国、全省双拥工作部署和要求,着眼福建特殊区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