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BAP1与TET2蛋白在CMML患者中表达情况及对CMML预后的影响;2.研究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CMML)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3.研究BAP1与TET2蛋白表达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4.研究BAP1与TET2蛋白在CMML、AMML、IDA患者之间表达差异。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检测TET2和BAP1蛋白在41例初诊成人CMML患者中表达情况(同时采用IHC方法检测TET2和BAP1蛋白在40例初诊成人AMML患者、20例IDA患者中表达情况作为同期对照);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41例CMML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形态学、病理学、免疫学及遗传学等检查结果,并进行随访,应用Kaplan-merier曲线计算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AP1和TET2蛋白表达之间相关性,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的结果:共收集CMML患者41例,其中CMML-128例,CMML-213例,男27例,女14例,平均年龄68岁。确诊时中位白细胞计数为13.7×109/L,有5例患者白细胞减少(1.92-3.46×109/L),外周血中位单核细胞计2.13×109/L,其中8例(19.5%)患者单核细胞计数<1×109/L;仅少数患者(3/41)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和极度低下,大多数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均伴有病态造血,约50%患者出现微小巨核细胞,约1/3患者可检出异常染色体。2.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骨髓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果发现,41例CMML患者,BAP1表达阳性占13例(31.7%),其中CMML-1型患者8例表达阳性,20例表达阴性,CMML-2型患者5例表达阳性,8例表达阴性。41例CMML患者,TET2表达阳性占17例(41.5%),其中CMML-1型患者11例表达阳性,17例表达阴性,CMML-2型患者6例表达阳性,7例表达阴性。40例AMML患者,BAP1表达阳性占13例(32.5%),TET2表达阳性占14例(35%);20例IDA患者,BAP1表达阳性占1例(5%),TET2没有表达阳性(0%)。比较BAP1蛋白表达在CMML-1型和CMML-2型患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BAP1蛋白在CMML患者和AMML患者中表达率高,分别为31.7%和32.5%,BAP1蛋白在IDA患者表达率低,为5%。TET2蛋白在CMML患者表达率高达41.5%,在AMML患者表达率为35%,在IDA患者中没有表达。比较BAP1蛋白和TET2蛋白表达在CMML、AMML、IDA三种疾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BAP1蛋白和TET2蛋白表达在CMML与AMML两种疾病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比较BAP1蛋白和TET2蛋白表达在CMML+AMML、IDA两组疾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AP1蛋白和TET2蛋白两者表达之间没有相关性。4. CMML-1与CMML-2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1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60岁以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2.0×109/L、单核细胞计数≥5.0×109/L、重度贫血等是CMML不良预后因素,CMML不同亚型、LDH、性别、异常核型、CD16、HLA-DR、 CD34、CD117、BAP1蛋白、TET2蛋白等与CMML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2.0×109/L是CMML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而其它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M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确诊时一般均有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但少数患者可表现为白细胞减少。 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2.0×109/L、淋巴细胞≥1.0×109/L、单核细胞计数增加、重度贫血等与CMML的预后有关,CMML不同亚型的预后无明显差异,BAP1和TET2蛋白表达与否与CMML预后无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增多是CMML生存独立的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