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日益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为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9年8月5日正式推出了上证社会责任指数,并于每年定期对责任指数样本股进行调整。上证社会责任指数样本股的变动是否向市场传递了社会责任信息?所传递的社会责任信息是否具有信息含量?是否能为上市公司带来股价效应?
本文选取上证社会责任指数样本股的变化为研究事件。按性质的不同将上证社会责任指数事件分为进入事件、调入事件和调出事件三类。并采用事件研究法分别对三类事件的股价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进入事件的平均异常收益率(AAR)和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CAAR)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现出较强的股价效应;而调入事件的平均异常收益率和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市场对其未表现出显著反应;调出事件仅有公告日后的第一日、第三日和第五日的平均异常收益率及事件窗(-5,5)内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通过了检验,表现出较弱的股价效应。经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我国的资本市场能对社会责任信息作出显著反应。
在检验了上证社会责任指数事件的股价效应后,本文还讨论了公司规模与进入事件产生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规模与进入事件产生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公司规模越小,进入事件产生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就越大;公司规模越大,进入事件产生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则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