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语学习中,英语学习者的输出中错误不仅常见,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分析学习者的错误非常有意义。在分析错误方面,常见的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对比分析,其二是错误分析。这两种方法反映了不同的学习理论和原则。错误分析是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比分析,通过比较研究,研究两种语言―――母语和目的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二十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对比分析被认为在预测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方面很有用。根据对比分析理论,外语学习者的主要障碍来自母语的干扰。通过比较目的语和母语,可以预测语言学习者的错误和学习困难,正如对比分析的主要倡导者Lado指出的那样:那些和(学习者的)母语相似的成分学习起来容易,和母语不同的地方学习起来难。语言教师应重视这些不同的地方,设计练习来培养学习者形成新习惯。应尽量避免犯错误。一旦出现错误,应立即纠正,以免形成坏的习惯。但是,其后的很多实证研究表明对比分析并不全面,因为并非所有的错误可以通过对比母语和目的语来预测。为了处理这种理论的困境,Wardhaugh(1970)对对比分析理论进行了完善,将其分成强式和弱式。强式的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对比分析能够预测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当然这种看法并不总是正确的)。在弱式的对比分析理论中,研究者从学习者的错误着手,通过指明目的语和母语的异同来解释学习者的错误。对比分析的这种解释的能力在错误分析这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探查错误来源的方法中很有作用。错误分析,基于心灵主义的观点,坚决认为错误没有简单的或主要的起因,干扰性错误只是错误中的一小部分。错误分析通过收集和辨别学习者的错误来对错误进行分类和解释。错误不再是令人讨厌的,错误是了解语言学习过程内在机制的一个向导。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学生书面表达中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发现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犯的错误中大部分是由于母语干扰而造成的,少部分是由于语内干扰造成的,作者对这些常见的错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英语教师和中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