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量是篮球运动员表现出较强体能水平的基础条件,整体力量训练是现代球类运动力量训练的发展趋势。篮球运动员的力量首先体现在超强的弹跳力,弹跳力主要表现在比赛中具有多维的方向性。学生跳起时,不仅运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具有突然爆发性。学生可能后仰跳起,也可能前冲跳起,还有可能侧身跳起,这符合专项技战术的需要。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具有快速连续性。学生在比赛中为了争取空间高度或者控制球权,往往需要起跳多次才能完成。学生连续起跳的弹速快慢对抢篮板球、封盖和跳起投篮具有重要作用。快速力量由起动力量、爆发力量和制动力量组成,其中爆发力对篮球运动员的发挥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篮球运动员的爆发力,是篮球专项力量训练中必须加强的内容,当然最大力量是基础内容,爆发力的发挥需要有较好的力量耐力作为保障。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对在篮球专选课中的合适的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合适的量和强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篮球专项爆发力的训练一般安排6-8项内容。有效的爆发力训练方法有两种:一是安排队员最大力量的50[%]-75[%]的重量,每项6-8组练习,保证每组次数10次以上。二是安排最大力量的40[%]-50[%]的重量,每项6-8组,保证次数在15次以上。爆发力的训练在安排重复次数与组数时,应以不降低速度为原则,同时要求中枢神经系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负荷重量大、强度高,重复次数就要少;负荷重量小、强度低,重复次数相对就多些,组数不宜过多。最大力量一般安排5-7 项训练内容,2-3人一组,根据队员最大力量规定重量在最大强度的85[%]以上,每项保证在5组以上。对学生实施一段时间的低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以后,研究发现学生的最大力量并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变化(p>0.05),这就要求在以后的篮球最大力量训练的过程当中必须强调强度,一味的加大训练量,拉长训练时间对于最大力量的发展没有太大的意义。最大力量相对增加的幅度不大,是因为测试的学生最大力量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主要以保持最大力量、发展爆发力和力量耐力为主。发展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耐力素质,一般采用25[%]—40[%]的负荷强度,多次数重复,甚至达到极限。具体次数由负荷强度不同而确定,而重复的组数不宜太多,在发展力量耐力时企图用组数去弥补练习的重复次数不足的效果并不明显。组间间歇应在动作能力尚未完全恢复时(可在心率恢复到110-120次/min)进行下一组练习。极限重复法采用最大负荷量的35[%]—45[%],多次数重复,直到所练习的肌群力竭为止,这对发展力量耐力有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