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和而不同还是殊途同归?——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ju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在此背景下,中国理论界出现了一篇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奇文”、“异文”的文章,它激发了人们重新研究民主社会主义的热情,掀起了国内新一轮研究民主社会主义的浪潮。在随后的两年里关于评论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章不断见诸报章杂志。当今时代,尽管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但天下并非太平,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优势,仍然对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充斥着西方价值观的社会思潮渗入中国社会,加之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而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民主社会主义所在的某些西方国家却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因而使得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再坚如磐石,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产生质疑,于是出现了“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口号,与之相抗的声音也相继而生,各方论证使人们对于两种主义的认识出现混乱和疑惑。因此,理论上对于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分析两种主义恩怨纠缠的深层次原因所在,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力求从理论上理清两种主义之间对立的根本原因,避免因为认识上的错误而导致对社会性质上的否定。本文除引言外,正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理论。首先,借助各方观点,阐明民主社会主义的定义。其次,从四个方面系统论述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再次,从集体学者的观点中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分为三个部分。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进行比较。一是从五个方面对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逐一进行分析。二是叙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三是从对比分析理论的角度,从五个方面即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政治理念,文化形式,国际政策等,来区分两种主义的根本差别。第三部分是对两种主义实践模式的比较。一是通过对“瑞典模式”、德国“第三条道路”及苏联“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分析,论述民主社会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实践进程。二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阶段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三是对两者实际形式举行整体说明,以辨别两者的本质。第四部分作为小结,通过梳理两种主义的联系,论证两者虽在某些层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不会殊途同归。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体现,因此,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赋予学生真情的课堂,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张扬,师生的情感才能得以交流,学生的思维才能
期刊
学位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深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生态道德教育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依靠道德的力量,进行道德教育,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内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