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延伸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大门,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使思维导图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学界对思维导图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目前研究尚存在薄弱之处,或是侧重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或是未对高中历史教学不同课型的研究全面覆盖;或是在一种课型中杂糅其他课型的应用,未能对不同课型有效区分。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不同课型中的应用方案,是解决上述既有研究不足的重要路径,即:在新授课中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出发,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完善思维导图使用方法;在复习课中从每个知识点、每课、每单元、每专题四个方面出发,以此建立“点-线-面-体”、层层递进的思维导图知识体系;在讲评课中从化繁为简、辨别考点、组织答案、强化效果四个方面出发完善思维导图解题思路;在探究活动课中从确定主题、收集材料、组内绘图、交流评价四个步骤出发改进思维导图应用流程,并对不同课型的应用做到有效区分。鉴于思维导图在历史探究活动课的研究成果较少,在TS中学就历史探究活动课进行实践教学,其实践表明方案是可行的,效果是明显的,但也要避免误区,根据学校发展特色、教师的驾驭能力、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丰富高中历史教学基础教育理论与相关内涵。尤其是加强思维导图相关理论与历史教学实践的结合,完善历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对于进一步推动陇东南乃至甘肃等西部地区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