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法制备猪AMI模型及血清H-FABP动态变化、梗死心肌病理情况的观察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y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中华小型猪AMI动物模型,探讨AMI后较早出现的心肌坏死标志物H-FABP浓度的动态变化以及梗死心肌病理变化及修复过程,为A M I的早期诊断及最佳血运重建时机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选用中华小型猪做为实验动物,因其冠脉与人类最为相似,通过经皮明胶海绵封堵钝缘支(OM支)制备AMI动物模型,16头试验用中华小型猪全麻后S el din ge 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行多体位冠状动脉造影后经微导管注入明胶海绵封堵OM支,复查造影显示OM支远端血流消失、心电图及心电监护显示ST段弓背向上抬高,即AMI动物模型制备成功,拔出股动脉鞘管,置入锁骨下静脉套管,用于止血及术后抽血。分别抽取中华小型猪A M I前及AMI后0.5h、1.0h、2.0h、3.0h、4.0 h、6.0h、8.0h、10.0h、1 2.0h、24.0h、48.0h等时间点血液,离心后用Elli s a法检测血清H-F AB P浓度,观测血清H-FABP开始升高的确切时间点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之后,分别取中华小型猪AMI后1.0d、3.0d、5.0 d、7.0d、10.0d的大体心脏经生理盐水充分灌洗后4%甲醛固定,将梗死心肌行HE染色,观察不同天数梗死心肌病理变化及其修复过程。结果:16头中华小型猪均成功封堵O M支建立AM I模型(其中一头猪AM I后死于室颤)。血清H-FABP于AMI后0.5 h内逐渐开始升高,8.0h达到峰值,24.0h后逐渐回落至正常(F=4.460,P<0.00 1)。AMI后1.0d坏死心肌细胞轮廓存在、胞质嗜酸性增强、细胞核逐渐变形、部分胞浆呈粗颗粒状;AMI后3.0d坏死心肌细胞轮廓消失、边缘大量炎性细胞浸润;AMI后5.0 d坏死心肌细胞核逐渐碎裂,可见少量炎性细胞;AMI后7.0d坏死心肌缘大量肉芽组织生成,可见少量纤维组织;AMI后10.0d坏死心肌边缘大量纤维瘢痕组织形成取代肉芽组织。结论:1.经皮冠脉内明胶海绵封堵法制作中华小型猪AMI模型科学、实用、成功率高。2.血清H-FAB P于A MI后0.5h开始升高,8.0h达到峰值,24.0h逐渐恢复正常,监测血清H-FABP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为AMI患者的极早期诊治提供临床数据。3.AMI后7.0-10.0d坏死心肌修复较为完全,血运重建相对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强化优先注视法是根据婴幼儿的自发注视行为,检测幼儿条栅视力的客观视力检测方法。本科室研制的计算机OPL婴幼儿视力检测装置(COPL)利用计算机显示刺激条栅,适用于检测0-3岁
针对如何在软件定义网络(SDN)体系架构下设计管理灵活、复杂性可控的网络以及如何保障网络安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业务、安全增强、软件定义(3S)的网络体系架构。基于3S架
目的:探讨中药玉屏风散防治小鼠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erpeticsimplex keratitis,HSK)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和模型组。采用角膜划痕法将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s virustype 1 HSV-1)接种于治疗组和模型组40只Balb/c小鼠角膜建立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模型。治疗组予以玉屏
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单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大脑白质的发育情况,从而探讨单侧弱视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5例单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C型钠尿肽、乙酰胆碱、硝普钠等药物对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胃自发性收缩活动的作用以及IGF-1对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胃动力障
目的:DLC-1(deletedinlivercancer,DLC-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8p21—p22,可能是一个新的抑癌基因。1998年Yuan等首先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epresentationaldifferenceanalysis,RD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