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拟对2型糖尿病性冠心病辨证分型进行探索性研究,以归纳其证型与证候规律,并分析常见的病理因素对证型分布的影响,指导临床实践。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辽宁中医康复中心慢七病房科室收集112例2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将所采集数据输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证候群的筛选采用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中的变量聚类法(Variables Cluster),再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参照《新药(中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出该疾病的代表体征和典型症状,归纳出中医证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卡方检验对常见的病理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出影响证型分布的因素。结果:(1)经聚类分析后将2型糖尿病性冠心病辨证为:气阴两虚兼痰湿证42例,占37.5%;阴阳两虚兼痰瘀证28例,占25%;肝肾阴虚兼血瘀阻证16例,占13.64%;阳虚兼痰瘀证17例,占12.71%;气虚兼血瘀证9例,占7.14%。(2)在一般资料中,各证型间年龄和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兼痰瘀证组的患者年龄最大,病程最长;体重指数(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气阴两虚兼痰瘀证组的BMI最高;(3)在实验指标资料中,各证型间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血脂紊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气阴两虚兼痰瘀证组的Hb A1c最高,血脂紊乱在阴阳两虚兼痰瘀证组中存在最普遍;(4)在生活习惯资料中,各证型间缺乏运动和嗜酒嗜烟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兼痰瘀证组中的患者最缺乏运动,嗜酒嗜烟的患者多为肝肾阴虚兼血瘀证。结论:2型糖尿病性冠心病临床上常见证候分为气阴两虚兼痰瘀证、阴阳两虚兼痰瘀证、肝肾阴虚兼血瘀证、阳虚兼痰瘀证、气虚血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