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客观考察与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探索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及其目标,对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叙述了研究人民币汇率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回顾了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汇率改革历程。以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为大背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下的人民币汇率体制,人民币汇率从国民经济恢复期间的不断调整到社会主义建设以来的稳定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的不断升值;第二阶段是经济转型期间的人民币汇率体制,从内部结算价与官方汇率并存的双轨制过渡到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第三阶段是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汇率制度,1994年取消人民币双轨制后的单一汇率体制,从单一盯住美元到以市场供给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管理浮动制。本文在各个阶段分别分析了汇率制度在国内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在该特殊国情下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并讨论了每个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意义和缺陷。第三部分通过对历史的解读和现状的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人民币升值的策略可能尝试打破单边升值预期,预期的翻转可能预示了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黄金法则开始松动;2人民币升值符合全世界利益,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严重的全球国际收支不平衡现状,也使中国的贸易伙伴在贸易中受益;3人民币升值是必然的结果,关键在于时间的把握。形成机制的改革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追求“均衡汇率”的实现,而必须服从国内发展的需要,而国内的现状不允许人民币即日大幅度的升值,自由浮动的市场机制应该是个长期的奋斗目标;4汇率改革的速度必须与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相匹配,两者相辅相成。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将增加汇率弹性与有选择的放松资本管制配合,才能降低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有效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以及资本账户对汇率形成的决定作用。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资本项目的开放状况,在分析其缺陷不足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预测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走势。本文相信以市场供给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努力的方向。但是出于中国国内经济现状的考虑,这必将是个长期努力的目标,中期内必须尽快建设金融基础设施,努力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的力度和效率,从而建立起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场为资本市场的开放奠定基础。有了强有力的后盾,人民币汇率的进一步改革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最后一部分为全文小结,进一步强调自由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是大势所趋,关键在于控制好改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