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藻饮用水羟基自由基消毒灭菌的实验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i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毒灭菌是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表水富营养化现象日益加剧,导致水源地高藻频发,增加了饮用水常规氯消毒处理工艺的负担,严重威胁城市供水卫生安全。如何平衡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性与化学安全性,成为当前高藻饮用水消毒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藻水源地供水卫生保障羟基自由基氧化技术研发与示范”(NO.2013BAC06B00),针对厦门市重要水源地九龙江北溪流域水体,通过大气压强电离放电规模制备羟基自由基(·OH),建立了高藻饮用水·OH消毒灭菌处理工艺,开展了·OH对大肠杆菌的致死研究,考察了·OH和ClO2对水厂各工艺段出水的消毒灭菌效果,完成了·OH和ClO2对高藻饮用水消毒灭菌处理的中试对比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大气压强电离放电制备羟基自由基(·OH)溶液,研究了·OH对致病微生物大肠杆菌的致死效应。采用平皿计数法检测结果表明,·OH对3×105~106cfu/mL的大肠杆菌菌液的致死剂量为0.25~0.48mg/L,致死时间仅为1s。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活体大肠杆菌可被双醋酸荧光素(Fluorescein Diacetate,FDA)染色发出绿色荧光、失活的大肠杆菌可被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发出红色荧光。扫描电镜结果表明·OH对大肠杆菌致死前后有明显的结构形态变化。  (2)采集厦门市莲坂饮用水厂各工艺段出水样本,考察了·OH对原水、混凝沉淀出水、砂滤出水的消毒灭菌效果。结果表明,莲坂水厂的原水、混凝沉淀出水和砂滤出水的细菌总数依次为683、273和85cfu/mL,总大肠菌群依次为104、493和24MPN/L,当注入·OH溶液的总氧化剂TRO浓度依次为1.13、0.65和0.26mg/L时,水中总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均未检出。为建立高藻饮用水·OH消毒灭菌处理工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3)通过构建高藻饮用水消毒灭菌工艺系统,以莲坂水厂蓄水池水源水为研究对象,完成了·OH和ClO2对高藻饮用水消毒灭菌处理的中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调试混凝沉淀出水浑浊度小于3NTU、藻浓度为1.8×104cells/mL时,水中细菌总数为4.5×104cfu/mL、总大肠菌群为385MPN/100mL;当注入·OH溶液TRO浓度为0.88 mg/L、处理时间为9.8s时,未检出细菌和活藻;当注入ClO2溶液总氧化剂浓度(以Cl2计)为0.9mg/L、处理时间为10s时,细菌总数为36cfu/mL,总大肠菌群未检出,仍检出藻浓度8200cells/mL。与此同时,·OH消毒灭菌过程中,处理水水质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而ClO2消毒灭菌过程中,极易造成亚氯酸盐等消毒副产物的超标,增加饮用水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本文描述的高藻饮用水·OH消毒灭菌处理工艺,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藻类和致病微生物的同时杀灭,提供饮用水微生物安全与化学安全双重保障,为高藻爆发时的饮用水应急处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作为修复与再制造领域最具优势的技术之一,激光熔覆修复技术利用高能激光束使熔覆材料与待修复基体形成致密的冶金结合,从而实现零件几何尺寸的恢复及组织性能的改善与强化。
期刊
Phuntsog Gyatso, 33, seldom left his village in Sangri County, Shanna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in the first 30 years of his life. Both his mother and brother
期刊
熔池振荡频率与熔池尺寸具有直接物理对应关系,但熔池振荡频率的实时检测十分困难。尤其在连续焊时,利用目前已有的检测方法如弧压、弧光法很难可靠并准确的提取出熔池振荡频
When Polish-b Chinese joalist Israel Epstein went to Lhasa for the founding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in 1965,there were only a few special flights to the Roo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