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观念及其制度化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1212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的观念及其实践是中国文化中极富特色的一项内容,本文力图通过严谨的历史分析与文本解读,对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的做一全盘的考察。众所周知,“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在先秦文献中,儒家关于“孝”的论说资源十分丰富。本文首先从分析儒家“孝”的观念入手,依次考察了《论语》、《孟子》、《荀子》、《礼记》中对“孝”的种种论述,并循着文献的脉络,展示出儒家孝道思想中“养生”与“送终”的两个方面,然后,在诸子争鸣的历史背景下,凸显墨、道、法三家与儒家在环绕“孝”之价值问题上的争论,试图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儒家孝道思想所包含的意蕴。   本文在分析了“孝”的观念形态之后,第二、三两章从实践的层面来探讨“孝”之观念对于国家政治生活、法律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影响。其中,第二章着重从“制度化”的角度分析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施政措施及其意义,第三章则从“法律文化”的视角切入,论述的重点是历代法律文件中有关劝孝的内容,其主题既涉及对历代律典中“不孝”罪的解读,也包含对亲亲相隐,血族复仇、存留养亲等体现孝之价值的法律规定的分析。通过这两章的梳理,我们对“孝”之实践性格大致可以有一清晰的了解。最后,本文以现代的视角对传统孝道伦理的价值及其意义做了反思性的讨论,并对其可能开展的维度做了一些尝试性的预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生应该具备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研究了在硫酸体系中采用电解还原法将镱从铥、镱、镥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中 ,各种因素—包括阳极液酸度、阴极液酸度、槽压、料液浓度、搅拌速度等对电解还原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