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研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都处于探索阶段,成果较少。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研究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内涵、特征、原则、功能、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内容要素,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细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的组织实施,力图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都有所突破。  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依据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结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结果,详细界定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内容要素。具体分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育队伍、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方法、教育效果六个方面。教育管理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包括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教育队伍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保障,包括网上党政领导干部队伍,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网上技术支持队伍;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和教育方法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核心,其中教育内容包括网络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政治参与教育、网络道德自律教育、网络主流文化教育、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法制规范教育七个方面;教育载体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网络虚拟社区、即时通信平台、新型自媒体平台和网络课堂五个方面;教育方法包括网络吸引渗透法、网络自我教育法、在线互动交流法、网络情感关怀法、网络文化熏陶法、网络咨询辅导法、网络课堂教育法七种方法;教育效果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重点。主要考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状况、学生的认可度、教师的认可度和特色创新成果四个方面。  在总结凝练评估内容要素的基础上,自主构建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该评估指标体系是反映评估目的的评估指标系统、指标权重、测评要素和评分标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共计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96个测评要素,合计300分。评估一级指标及权重分值分别是教育管理(15%,45分)、教育队伍(15%,45分)、教育内容(25%,75分)、教育载体(20%,60分)、教育效果(25%,75分)。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层次是逐级分解、逐步深化的,一直分解到满足可测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各个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隶属关系,呈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根据各个指标和要素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与不同的权重分值,各个指标主次分明,形成一个科学搭配,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  系统总结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之间存在的差异,在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原则、方法,细化评估组织实施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和专业化、评估内容的虚拟性和现实性、评估技术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评估信息的开放性和复杂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原则是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虚拟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静态和动态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原则、技术与人文相统一的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包括网络内容分析法、网络链接分析法和域名分析法等网络计量学的方法和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查阅档案资料、网上问卷调查等定性方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评估结果反馈三个阶段,正确把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关系、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合理制定评估方案,实施高校自评、学生评估、教师评估、专家评估,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和决策功能。
其他文献
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电子数据库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数据库产业也因此得到极大发展,并逐渐占据信息产业领头羊的位置。然而电子数据库虽然大大提升了信息处
本文以发现“判例”的思路展开行政法上的注意义务研究。在对典型案例判决理由中有关表述的解读之后,本文从方法论层面阐释行政法学领域引入注意义务的必要性,并通过梳理学界
马克思实践观是马克思哲学大厦的基石,是马克思哲学实现的源代码。如能够实现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准确理解,必须对实践观进行科学认识。之所以会产生马克思实践观,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