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发展观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stro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发达国家在反思现代化,既而改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现代化,既而推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尤其引人关注,不论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本身都在寻找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佳路径。现代化研究和现代性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研究重心所在。现代化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学科理论。历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很成功,而东亚经济确实从70年代以来(日本从50年代中期)有了持续的高速度增长,因而对东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现代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所有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都没有忽视东亚,无论是主张东亚必须走西方道路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还是不认为东亚会走西方道路的各种新现代化理论、反现代化理论等,或者是反思、批判,既而主张改进现代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化理论,甚至是强烈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认为这个体系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以拉丁美洲为研究中心、强烈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脱钩的依附理论,也没有回避东亚的挑战。“东亚研究”在现代化研究中要么是比较研究的对象或参照,要么是直接研究的目标。这就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东亚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称为“东亚发展观”。对东亚发展观的研究既可以透视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侧面,也可以探索种种发展观对东亚、中国或其他正在进行或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提供理论反思和战略决策的参考。“东亚发展观”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视点。 历史地看,战后的东亚发展观的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毕竟东亚发展观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经验性的依托。大体来看,可以分为三期,20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期,“经典”现代化理论主导了东亚发展观,这一时期的西方发展问题专家几乎都认为东亚的发展道路是“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实际上是“美国化”。美国现代化模式是全球道路,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争论的仅仅是如何实施的技术问题,而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西方发展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重要性和普适性,但也要看到其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作为标准模式是有问题的。为什么现代化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推崇西方现代化模式,尤其是美国现代化模式为普世模式呢?一则,因为只有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且只有美国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最为发达和实力最为雄厚的现代化国家,西方现代化经验是惟一成功的现代化经验,而美国现代化经验则是现代化最为“成功”的“范例”;二则,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百废具兴,渴望实现西方国家的那种物质上的丰裕,认为只有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够达到;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其他文献
2003年以来,我国各地在办案中试行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形成了多种模式,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在相关法律、部门规章、司法解释、中央和地方规范性文件中予以固化。具体实施中,建
<正> 一、黄荣灿的牺牲经过黄荣灿是40年代知名的木刻家、木刻运动活动家.他1945年冬到台湾,活跃在台北文化界,与当地知名作家、画家交往,为光复初期的大陆与台湾的美术交流
目的探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鼻饲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A、治
土地储备制度作为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项创新,近年来在土地市场建设乃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土地储备机制是法律规范下土地使用权的调节转换机制,是政府
我国多暴雨洪水,洪涝灾害频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的蓄滞洪区在减少灾害损失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对蓄滞洪区在减灾体系中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从洪水
当前的习作教学展示课无不利用了网络资源和硬件环境,以求达到学科整合、教学创新的目的。在新课改的前提下,这些教学实践无疑是积极且富有探索精神的。为了实现新课标对习作
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一直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近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不仅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影响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影响了投资环境,成了制
加强现代警务指挥机制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现代警务指挥机制建设必须适应现代警务发展,依托信息化手段,紧紧围绕指挥权的合理行使和警务指挥机构的高效运转,切实
解决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问题,提高应用程序的通用性,便于应用程序的升级,以降低应用程序的开发成本是数据管理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提出了基于XML技术
分析了自制的双酚F型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 ,讨论了双酚F型与双酚A型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的性能。展望了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