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绒山羊毛囊的分离培养和类初级毛囊干细胞的分离及培养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li_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运用改良毛囊机械分离方法,以山羊背颈部皮肤为标本分离初(次)级毛囊,建立内蒙古绒山羊初级毛囊的37℃、Williams E培养基培养方法,并发现0.4mg /L和10mg /L氢化可的松的促进毛囊生长作用差异不明显;l0 mg/L转铁蛋白对初级毛囊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0μg /mL牛胰岛素对次级毛囊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0ng /mL 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次级毛囊的生长有抑制作用;10μg /m L牛胰岛素可降低10ng/m L IGF-1对次级毛囊的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胶原酶消化和机械撕裂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内蒙古绒山羊初级毛囊毛乳头细胞,在37℃、5% CO2、饱和湿度下培养建立毛乳头细胞,绘制了F4代细胞生长曲线,并对F7代细胞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81.3%的细胞染色体核型保持正常的倍数(2n=60)。采用去除外周结缔组织鞘的毛囊,进行分段或未分段贴壁培养,在毛囊毛球上方区域分离得到毛囊干细胞。毛囊干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核大,核仁明显,细胞器少,细胞呈克隆生长,慢周期性,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经流氏细胞术检测,F2代G0/G1期细胞百分率为73.98%±4.74%,证明为毛囊干细胞。
其他文献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烈性传染病。自1878年意大利首先发现以来,该病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爆发和流行。在16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中,H5N1高
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及相关的各个领域,它推动了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基因表达的模式可以提供有关细胞状态的重要信息,基因芯片技术可以用一个样本同时测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