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REVIT平台空间净高分析的二次开发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lex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开始享受到BIM技术带来的便捷性。但在实际工程运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基于Revit软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工程项目中,要求对建筑结构内部空间净高进行检测分析。由于Revit软件自身无法通过操作直接实现自动化的空间净高检测,而依靠人工操作方式对模型进行剖切、测量、分析又耗时巨大且无法全面细致检测,致使BIM技术无法最大化的发挥其价值。本文针对建筑物地下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以车位空间净高检测为例,通过研究法规规范要求及工程实例确定净高分析工程需求,基于Revit平台,开展了自动化空间净高碰撞分析软件的开发。运用Revit API为接口的Visual Studio 2017和C#编程语言,利用筛选算法对空间中每个编号的车位进行自动化顺序调取,并对调取的每个车位进行净高检测,进而完成对所有车位的净高检测。利用该系统可实现对空间净高的自动化检测分析、对不满足净高要求构件自动编码高亮显示,并导出空间净高分析报告。文章以2019年创新杯医疗类二等奖作品树兰安吉健康医疗综合体为背景,将空间净高分析检测系统应用在实际地下空间车位净高检测中,实现了车位净高的快速准确分析,验证了二次开发功能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本文以参数化模型为基础,BIM软件二次开发为手段,实际工程模型为检验成果,实现了基于Revit软件的BIM模型对空间净高分析的自动化碰撞检测功能,解决了实际工程中遇到的空间利用问题。基于Revit实现空间净高分析自动化检测,不仅能提高BIM模型的精准性以及碰撞检测报告的完整性,还能够降低实际工程后期因空间净高不达标大规模返工的概率和不必要的损失,为今后建筑结构领域改图纸审查为三维模型审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解决我国BIM实际工程问题提供参考思路。
其他文献
本文以文献法、问卷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针对当前地方及校园特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的现状加以说明,并分析其成因。在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策略研究,具有理论和
经过一系列教学改革,高职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不少弊端,知识点的碎片化,统一的教学进度,重技能轻知识,考核体系存在缺陷等问题使得教学低效率,严重制约了学生全面职业能力、创造
2019年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以下简称FATF)对中国进行的第四轮互评估结束。评估结果显示,国内金融机构虽然能充分地理解它们所需履行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义务,但对洗钱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