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模块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研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o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电网规模也日益扩大,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逐年上升。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元件——电力变压器,承担着能量传递、电力变换、电气隔离的重要作用,虽然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然而自身所具有的体积重量大、功能单一等缺点却并未得到太多改善。与之相对应的电力系统正处在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中,现代电网所具有的规模扩大化、结构复杂化、运行方式多样化等特点,对电力变压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性能要求;另一方面,电力系统中大量冲击性、非线性负荷的接入,严重地恶化了供电质量水平,与此同时,用户对电能质量却有着越来越高的期望,因此提高电能质量成为当前电力系统中极其重要的课题。伴随电力电子技术与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former,PET)应运而生。除了具备变压器本身的一些基本功能之外,体积重量小、电能质量可控、故障自隔离、交直流系统共存等特点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争相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的单相输入/三相输出模块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主要为了解决配网电压质量问题给用户带来的影响。本文针对电网电压出现的不同电能质量问题,分两部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部分,针对电网电压出现的频率、相位、幅值的突变对PWM整流器锁相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应用于PET高压级联整流侧的无锁相环控制策略。通过建立单相系统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瞬时功率、电压、电流的数学关系,得到级联PWM整流器的无锁相环电流控制信号与均压指令信号,从而实现无锁相环均压控制,并对适用于该控制策略的调节器与调制方法做了详细地分析比较。第二部分,针对电网中危害最大的电能质量问题——电压深度跌落与短时断电,提出利用PET所具有的直流母线接口接入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方式,使PET具有短时穿越低电压的能力。文中对含储能系统的PET进行了数学建模分析,并对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工作方式与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为了验证本文所提模块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原理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搭建了实验室样机平台,并对其主电路硬件设计做了详细介绍,同时对该平台的双控制系统做了简单阐述,并在最后通过对实验波形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电力电子变压器基本功能的实现。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ZVZCS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各种改进ZVZCS电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在副边采用无源钳位电路的全桥移相PWM ZVZCS DC-DC变换器拓扑。分析了这种新型
本文在研究电磁致热器在驱动及温控方面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变频与温控有机结合的方案,来解决致热器驱动及控制问题。其中,变频部分驱动加热电机;温控部分处理相关信息后给予
本文分析了电推进技术的优越性和等离子体推进技术的特点,给出了等离子体推进器电源处理单元的结构,探讨了此种放电电源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基本E类谐振变换器最佳工作
配电自动化是当前国内外电力行业前沿技术之一,特别是电力走向市场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逐步开发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已是大势所趋。高级应用软件(PAS)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状态估计是PA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SCADA的断路器状态(变化)和量侧数据并补充母线负荷预报的伪量测数据,检测与辨识不良数据,估计出全配网完整、一致、可信的实
本文在分析微弧氧化负载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有源无损缓冲网络,且工作在电流断续状态下反激式变换器拓扑结构。变压器是设计中的难点,通过类比各种大功率铁芯材料,选用
我国大多数配电网和大型工矿企业的供电以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为主。消弧线圈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工频电弧,但是消弧线圈的采用,一方面使得故障线路的选择更加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城乡电网的扩大及电缆出线的增多,消弧线圈已难以使电弧熄灭。而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原理的研究,多年来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根据这些故障选线原理制造的选线装置,还不具备在电力系统中推广应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