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研究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希克森特米哈伊的创造力理论和flow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对音乐创造力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初步的回顾、梳理和展望。各种流派创造力理论的提出,使得音乐创造力的研究亦呈现多元化的研究趋势,研究者们开始尝试运用不同的创造力理论来解释和深化音乐创造力的研究。同时,研究者对理论的开掘还需要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本研究选取王以东老师的节奏教学为切入点,运用希克森特米哈伊的创造力理论和flow理论,设计了节奏教学中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上课前后学生flow程度和音乐创造力水平的测量,考察学生在课上的flow体验与音乐创造力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节奏创造力水平的测量,考察节奏与学生创造力水平的发挥之间的关系。此外,研究还运用到访谈和观察的方法,对学生的flow体验和教师的教学展开更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在节奏教学中学生的flow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水平;不同的节奏类型将影响学生创造力水平的发挥,其中现代音乐和无固定风格的节奏类型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水平的发挥;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将会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产生影响。让学习者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flow的经验,将会促进其音乐创造力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节奏的基础上,加强对现代音乐和无固定风格的节奏类型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足够专业素养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而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创意要有正确的辨别力,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