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甘露糖受体CTLD4-8结构域抗体制备及功能分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露糖受体(MR,CD206)是甘露糖受体家族中最先发现的成员,它能够识别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甘露糖化配体,在宿主免疫和内环境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R胞外有8个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CTLDs),CTLD4-8结构域有同等于完整的MR结合天然糖蛋白配体能力,能介导巨噬细胞对多种病原微生物的识别和吞噬。MR表达并不局限于巨噬细胞,在其他细胞如肾小球系膜细胞、淋巴和肝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成肌细胞以及脑中的小胶质细胞等都发现有MR表达。相对于哺乳动物MR的结构、功能以及分布已有的详尽研究,有关鱼类MR的报道却很少,尤其是MR蛋白的分布,迄今还没有过报道。本研究从MR的CTLD4-8结构域表达载体的构建、原核表达、蛋白纯化等方面入手,进而制备了抗团头鲂MR的多克隆抗体(Ma MR-CTLD4-8)。结合免疫组化技术系统研究了MR蛋白在团头鲂胚胎期以及幼鱼期各组织的分布,并研究了MR与GFP-E.coli的相互作用,探讨其在团头鲂巨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引起的免疫应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优化条件下,高效表达CTLD4-8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证明成功表达了分子量大小为110 k Da的融合蛋白;(2)纯化目的蛋白免疫日本大耳白兔三次,制备了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在51,200左右。以提取的团头鲂组织总蛋白作为蛋白样品,经Western-blot分析,在PVDF膜上检测出单一条带,分子量在170~180 k Da,与预测的MR大小相符。说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可用于下面的研究;(3)利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MR蛋白在团头鲂胚胎期及幼鱼各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MR首先出现在受精卵期的卵黄囊处,在出膜期分布广泛。MR蛋白分布与早期巨噬细胞时空分布有一定关联性,预测早期巨噬细胞就开始表达MR,而不是局限于终端分化巨噬细胞。MR广泛表达于团头鲂头肾、体肾、肝、脑、肠、鳃、肌肉和心脏等组织,而在脾中的表达很少,但是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MR在脾中的表达变得非常丰富,头肾中也是如此;(4)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MR在巨噬细胞的膜上及胞质内都有表达;(5)MR介导巨噬细胞对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大肠杆菌的非特异性识别和吞噬,并参与多种炎性介质的分泌和表达,包括活性氧、NO以及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的鱼卵和仔稚鱼作为研究对象,对调查海域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以及优势种进行了研究。根据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鱼卵和仔稚鱼的
本文以人工选育的野生色型坛紫菜作为4种杂交试验共同的亲本,分别与红色型、紫色型、褐绿色型和桔红色型坛紫菜色素突变体进行杂交。通过杂交、回交子代叶状体的观察与统计分
本研究开展了大鲵蛙病毒(CGSRV)灭活疫苗的制备及佐剂的筛选;接种疫苗后进行了大鲵血清中溶菌酶活力、ACH5o活力、抗体水平,血液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基因、MHCⅡA基
本论文主要针对黄海生态系统关键种鲲鱼(Engraulisjaponicus)繁殖生物学中一些尚不十分明了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鱼类繁殖生物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然后对黄海鲲鱼卵巢的组
本文从欧洲鳗鲡肠道中筛选出嗜水气单胞菌的拮抗菌,通过对拮抗菌的理化指标测试来进一步筛选出三株菌,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对其进行标记,得到能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菌株E-A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