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关于胡适的研究范围很广,研究资料多不胜数,主要涉及文学、哲学、历史、教育等领域。他对中国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中西文化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语教学思想。胡适对外语教学的目的,外语教材的选编,外语教学的科学方法有独到的见解。他的外语教学思想对中国的外语课程与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基于对文献资料的研究与整理,通过比较分析,将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胡适中西文化观的形成 着重从学习经历上分析胡适思想的形成。他幼年时期在家乡接受九年的传统教育,深受徽州独特文化的影响;少年时期接受了六年的“新”学教育,深受梁启超、严复等人维新思想的影响;随后在美国,接受了七年的现代西方教育,初步形成了“再造文明”的构想,养成了“科学方法”的自觉。 第二章胡适论外语教学的目的 针对当时外语教学的弊病,胡适提出了“输入学理、再造新文明”和发展学生固有之材性的外语教学目的。实际上解决了为什么学的问题。 第三章胡适论外语教材 胡适重视外语教材的作用,阐述了在外语教材选编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际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 第四章胡适论外语教学的科学方法 胡适以西学赫胥黎的存疑主义、杜威的实验主义和中学儒家思想、汉学精神为理论渊源的外语教学的科学方法详细阐释了如何学的问题。 第五章胡适外语教学思想的启示 在系统梳理了胡适外语教学的思想之后,有必要联系实际,对当下外语教学的实施情况作一反思,为外语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