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城乡家庭能源消费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aorui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担心人类文明发展的持续性,并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屈从、顺应演变为对抗关系。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同时存在,人口过快增长、环境恶化与贫困加剧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是人类走向文明过程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城乡居民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消费的主体能源在发生变化,消费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化石能源是世界各地居民能源消费的主体,大量消耗致资源枯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空气污染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甘南藏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藏族主要聚居区之一。作为亚洲大陆的重要水源地,生态战略地位重要。由于人口稀疏、生态脆弱,长期是中国开发程度较低的区域。这里气候寒冷湿润,地势落差大,地貌类型多样,能源消费区域特征显著,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近年来,城乡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能源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紧张。如今,该区域面临着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基于此,在对6县市、28个乡(镇、街道)、483个家庭用能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系统分析了该区域城乡家庭能源消费特征、环境效应、能源贫困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能源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独特,城乡家庭能源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第一,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取暖期长,人均能耗水平较高,城镇和农牧村分别为883.45、996.05 kgce。第二,由于替代能源缺乏,消费结构单一,对煤炭及生物质能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煤炭占城镇人均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为82.36%,生物质能占农牧村人均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为81.85%,且受资源禀赋和生活习惯的影响,畜粪是农牧民使用最多的能源,消费比例高达65.33%。第三,新型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在甘南藏区有了一定程度地普及,但消费数量少,利用层次低。第四,由于使用了较多商品能源,城镇综合热效率较高,为59.98%,农牧村只有18.77%。(2)高能耗水平使城乡家庭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等环境问题。CO2是城乡家庭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城镇、农牧村人均年排放量分别为2816.95、2120.34kg,其他依次是CH4和N20,农牧村CH4排放量较大,增温效应明显。SO2是城镇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最主要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为15647.09 g,TSP(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是农牧村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最主要污染物,人均年排放量高达15652.42 g。化石能源是城镇家庭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煤炭贡献最大。炉灶设施简陋和生物质能大量消耗是农牧村家庭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原因。此外,农牧村因生物质燃料使用导致的生态退化等问题也很严重。(3)由于现代商品能源供给不充分,能源贫困与环境问题并存。以2010年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四大发展中国家人均电力消费加权平均值1/2作为能源贫困线,即17.775 kgce,城镇、农牧村人均电力消费水平低于能源贫困线的家庭比例分别为10.4%、46.8%。相对而言,农牧村能源贫困问题突出,而且由于过度依赖传统生物质能,农牧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对妇女负面影响较大,使她们丧失了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并影响身体健康。(4)地理环境对城乡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很大,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从城镇、农区、农牧交错区到牧区,商品能源消费比例降低,畜粪等生物质能消费数量明显增加,综合热效率逐渐降低。城镇主要温室气体CO2和主要污染物SO2排放量较大,但从农区、农牧交错区到牧区,除SO2排放量因化石能源消费比例降低而减少之外,其他温室气体及污染物的排放量都在增加。此外,能源贫困程度逐渐加重。(5)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对牧民家庭能源消费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牧民定居后,能源利用经济性变好,消费结构趋于多元化,综合热效率提高,节能效应凸显。从游牧到定居,家庭用能清洁程度提高,减排效应显著,能源贫困也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因能源消费结构改变引起了一些新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关注。(6)由于城乡各区域生产、生活方式及能源消费结构存有差异,影响家庭能源消费的因素也不同。结果显示,影响城镇家庭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取暖方式、家庭规模、人均住房面积、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年均取暖时间。影响农区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家庭规模、家庭年收入、人均耕地面积。影响农牧交错区家庭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家庭规模、家庭年收入、家用电器种类、年均取暖时间。影响牧区家庭人均能耗水平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生活方式(定居)、家庭规模、宗教支出。收入增加之后,城乡居民能源消费需求升级,从生存型需求向享受型转变,节能环保意识逐渐提高。最后,在充分考虑城乡居民能源消费意愿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甘南藏区能源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建议,为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能源消费不仅是城乡居民生活问题,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战略安全等问题,能源建设需进行统筹考虑、系统规划。
其他文献
铬的工业用途很广,主要用于金属加工、电镀、制革等行业,这些行业排放的三废导致了环境铬污染,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探究铬对动物的毒性作用,选择昆明种纯系小白
景观照明在提供夜间基本照明需要的前提下,能够给人提供良好的的视觉感受,改善建筑物的功能效益和环境质量,增加环境空间的美感,还要做到节约电能,抑制眩光的产生,避免光污染,利用照
阅读提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感受乡土气息、亲近大自然、品位农家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越来越受青睐,“农家乐”也由此火了起来。从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
报纸
中国古村落空间众多,渔村村落空间作为较特殊的空间组织群体出现在沿海一带,在历史的积淀下,产生了渔村特有的风貌和文化,渔村在各时期空间形式多样,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多方因
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是王蒙对中国文学史的重大贡献,是王蒙对民族精神深刻反思的结晶。女性人物形象在撑起整部小说大半边天的同时,也将封建意识捆绑于人心的罪恶感淋漓尽致
作为非常规能源的新领域,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是全球的油气行业的热点,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在其勘探开发技术方面存在较多的安全环保隐患,尤其目前中国没有专门涉及页岩气开
本文着重讲述了发电机并联运行的重要性及意义,发电机并联运行中的有功分配原理,无功分配原理,电站功率的自动控制原则及大功率设备的重载问询等问题。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女足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且成绩开始出现连续性的下滑。中国女足青年队作为国家队的梯队,对于中国女足的发展和走向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备战世
嘉陵江红层呈软硬互层的缓倾角层状结构,当边坡结构属于反向薄层结构或节理裂隙特别发育的反向厚层时,在其浅表层经常发生拉裂倾倒破坏。其特点是开挖后变形大,坡面出现反坎
自2000年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现状加剧了我国养老问题的严重性。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重要的补充制度,在发达国家被广为采用,对缓解政府财政负担、减轻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