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及健康人群进行观察分析,对其人格类型以艾森克个性量表进行测定,并结合四诊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归纳分型,观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与健康人群及肝郁证型与其他证型之间人格类型的差异,探求反流性食管炎与情志因素相关性及人格类型与中医肝郁证型之间相关性。方法:健康者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0例,其中肝郁证型(肝胃郁热证及肝胃不和证)者22例,其他证型者(包括胆热犯胃证、中虚气逆证、痰气中阻证)18例,所有受试者在初诊时发放艾森克个性量表调查问卷一份,要求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对量表每一条目作出独立评定。对每份问卷进行评分,统计分析,探求反流性食管炎与情志因素相关性及中医肝郁证型与其他证型者人格类型之间相关性。结果:1、两组间在男女性别比例、年龄分布方面无差异,P>0.05。2、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与健康人群及肝郁证型与其他证型之间比较,P(精神质)量表分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精神质即性格开朗或孤僻程度、对他人关心程度、同情心以及对社会适应力无明显差异,基本一致。显示并非性格孤僻,对他人关注较少,缺乏同情心、社会适应性差者容易产生情志失畅,肝气失和症状,两者相关性不明显。3、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与健康人群及肝郁证型与其他证型之间比较,E(内外向)量表分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其性格内外向,包括是否善于交际、是否喜欢向人倾诉方面无明显差异。显示出现明显肝气郁结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疾病患者并不比无明显情志症状的该病患者性格内向,不擅倾诉。两者相关性不明显。4、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与健康人群人格类型相比较,N(神经质)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存在情绪不稳定,敏感性高,可能常常焦虑、紧张、担忧、郁郁不乐,情绪起伏较大,遇到刺激,易有强烈的情绪反应。5、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肝郁证型N(神经质)量表得分高于其他证型组,与其他证型之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肝郁证患者具有情绪稳定性差,敏感性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