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照射的剂量学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u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左侧乳腺癌术后胸壁和内乳区的物理剂量学研究目的 研究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放射治疗的几种技术的剂量分布特点。通过比较常规混合射线技术、部分扩大切线野技术和分段切线野技术在靶区覆盖率和正常组织剂量(如心脏,肺和对侧乳腺)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放射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材料和方法 10例左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CT扫描,在CT图像上勾画胸壁、内乳区、心脏、同侧肺和对侧乳腺,每例患者均设计三种不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要求90%的PTV(Planning Target Volumn)接受50Gy。 结果 对于总PTV,三种治疗技术的覆盖率都是令人满意的。对于内乳区PTV,分段切线野技术(V<,47.5>:94.39%±4.31)、部分扩大切线野技术(V<,47.5>:95.99%±5.40)与常规混合射线技术(V<,47.5>:87.62%±9.33)相比,内乳区PTV剂量更均匀;常规混合射线技术内乳区PTV的高剂量区V<,D105>%、V<,D110%>、V<,D115>%和V<,D120%>都明显多于其他两种放射治疗技术。对于心脏和肺,分段切线野技术(心脏8.93Gy±1.70,肺12.53Gy±2.37)与部分扩大切线野技术(心脏13.16Gy±3.10,肺13.60Gy±2.02)、常规混合射线技术(心脏11.34Gv±2.17,肺13.89Gy±1.99)相比,降低了心脏的平均剂量和同侧肺的平均剂量。对于对侧乳腺,常规混合射线技术(0.26Gy±0.15)与分段切线野技术(1.13Gy±1.06)、部分扩大切线野技术(1.79Gy±1.65)相比,降低了对侧乳腺的平均剂量(P=0.0021)。 结论 三种技术都能达到满意的:PTV覆盖率。尚无一种技术能同时获得PTV剂量均匀足够的最大化和心肺剂量的最小化。但是本研究的三种技术中,分段切线野技术较好地平衡了靶区覆盖完整性和保护正常组织两方面,对于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照射患者有一定剂量学优势。 第二部分:调强放射治疗左侧乳腺癌术后胸壁和内乳区的物理剂量学 研究目的 比较和评价使用分段切线野技术和调强技术治疗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和内乳区剂量分布特点。 材料和方法 10例左侧乳腺癌患者均接受CT扫描,在CT图像上勾画胸壁、内乳区、心脏、同侧肺和对侧乳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不同的放射治疗计划,分别采用分段切线野放射治疗技术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要求90%的PTV接受50Gy。 结果 对于总PTV,两种治疗技术的覆盖率都是令人满意的。内乳区PTV的高剂量区V<,D105%>、V<,D110%>、V<,D115>%和V<,D120%>两种技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技术的高剂量区都较小。调强放射治疗技术(C11:0.71±0.02;C12:0.64±0.02)的靶区适形性优于分段切线野技术(CIl:0.50±0.03;C12:0.45±0.03)。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心脏:19.03 Gy±3.48;肺:15.58 Gy±2.01)心脏和同侧肺的平均剂量高于分段切线野技术(心脏:8.93Gy±1.70;肺:12.53 Gy±2.37)。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还使得心脏和同侧肺的V<,5-10>较大。对侧乳腺,两种技术的平均剂量无显著差异(分段切线野技术1.13Gy±1.06,调强放射治疗技术1.08Gy±0.25)。 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和分段切线野技术相比进一步提高了靶区的适形性。两种技术较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混合射线技术都改善了靶区的剂量分布,同时较好地保护了正常组织。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使较多的正常组织体积受到低剂量的照射。临床应用的长期安全性尚不能确定。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从两个方面入手对上好高一第一堂政治课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利用学科特点感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握学习规律,轻松掌握学习方法。  关键词:高一;政治课;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21  按照高考分值的比例在教学中搞教学歧视,政治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未进入学习之前,部分学生已将其视为“次科”,形成很多误区,忽略了这门课程设置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生活真、善、美。如何让学生了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只有激发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激发;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H319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也强调:“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只有激发出了
【摘要】如何提高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问题已经引起许多一线教师的重视。要想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不断遇到的障碍,教师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重视实验的教学。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以及具有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几点在实际教学中实施起来是相当困难的。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方法。  【关键词】实验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豚鼠模型肺及延髓中神经激肽-1受体(neurokinin-1 receptor, NK-1R)的表达及与豚鼠咳嗽反射敏感性(coug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学过程的最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矛盾,经常出现老师讲学生听的现象,课堂气氛呆板,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激情呢?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主体性,提高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深入推进,如何在高二英语课堂中贯彻“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落实到每一堂英语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形成正确的全面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鉴此,这就需要我们高二英语教师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对高二英语课堂进行实实在在的德育渗透,以达到全面育人、综合培养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三维目标;高二英语课
摘要针对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者从转变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让时政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政治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2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的主题.高中新课程实施至今,课堂教学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和实质性的进展.存在个别教师不能对各种新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我们是初中语文教师,在十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体验中,“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老生常谈的现象在课堂改革浪潮下大量存在,作为教师的我们心理依旧不放心学生,也不敢放手发动学生,更不敢相信学生。这样持续下去我们农村中小学教育真的会出现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所以农村语文教学真的太需要一场“革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语文新课程标准》都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