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歧义容忍度,194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Frenkel Brunswik首次提出,后被引入二语学习领域,一直深受学者们的关注。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外语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一个难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歧义容忍度与二语学习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与阅读的联系更甚。基于此,本研究对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为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提出有效建议。本研究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情感过滤假说,采用了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安徽省六安市某重点初中三个年级共34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并使用SPSS19.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同时结合访谈结果,探究初中生歧义容忍度水平、英语阅读策略使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1)当前初中生歧义容忍度水平如何?(2)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现状如何?高、低歧义容忍度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有何差异?(3)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策略使用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若存在相关性,是何种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歧义容忍度整体属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中等程度的歧义容忍度。(2)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整体使用为中等水平。从英语阅读策略各个维度上来看,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补偿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高歧义容忍度组学生英语阅读策略整体使用以及各维度策略使用的频率均要高于低歧义容忍度组学生。高、低歧义容忍度组学生在英语阅读策略整体使用以及各维度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策略整体使用成显著的正相关,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各维度策略使用之间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从提高学生歧义容忍度水平和加强英语阅读策略训练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应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歧义容忍度意识、缓解学生由歧义容忍度过低引起的焦虑、调整英语教学模式、加强学生情感策略与社交策略的训练以及引导学生合理使用阅读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