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建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领域中的一股强大洪流。“建构性合作学习”是在以上学习理念的暗示与启迪下所进行的演绎与生成。面对“建构性合作学习”理念,当前基础教育诸因素,如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知识结构、基本技能、评价方法和标准等,以及学生的情绪状况、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经验体会、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均发生了革命性的裂变。如何正确贯彻、实施这一理念,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很大的课题。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引论、本论、结论。引论部分从合作学习、建构主义发展的缘起、概念、内涵入手,提出了一套理论构想,将两种理论揉合在一起,并进一步深入讨论了建构性合作学习的要素与特征、教学原则、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对建构性合作学习与师生认知之间的关系作了较全面的、辩证的论述。同时又分析了建构性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以及建构性合作学习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本论部分明确了实施建构性合作学习的目标、计划与方法,重点阐述了三种课堂教学模式:阅读欣赏、写作训练、综合实践,并结合一系列教学案例,将先进教学理念与具体的学习实践相结合。结论部分对本次研究作了总结、反思,进一步强调了在建构性合作学习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最后提出来了一些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本课题力图通过建立一个全新的建构性合作学习的主题单元环境,努力摸索出一套能切合当前实际、广泛运用的建构模式,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探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逐渐走出已往被动的、单向的、苍白无力的教学困境,从根本上推动教育的整体改革和人才战略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