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H250井区位于陇东地区的镇北油田东部,主力油层为下侏罗统延安组延10油层组,随着开发的深入,采出程度的不断增加,对沉积、储层方面的认识已无法为该区精细油藏描述提供重要支撑。本论文主要对研究区延10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下一步的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重视辅助标志层,对研究区延10油层组进行精细划分与对比,在系统分析沉积微相标志的基础上,研究各砂层组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砂体展布特征,重点开展储层特征研究,通过储层特征研究得到多个储层地质参数,进行储层综合评价。主要得到以下认识:研究区延10油层组属于砂质辫状河沉积相,包括河道亚相、河道间亚相和河漫亚相,发育心滩、河道砂、河道边缘、河道间泥、河漫沼泽和河漫滩6种微相,心滩与河道砂作为优势控砂微相,在平面上心滩微相呈孤立的不规则状被河道砂微相包围,两种微相形成互嵌式配置格局,造成砂体连片性好。研究区延10储层以中砂岩、细砂岩为主,见粉砂岩,且长石岩屑砂岩最为发育;研究区延102储层平均孔隙度12.76%,平均渗透率4.83×10-3μm2;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压汞曲线主要以Ⅱ类和Ⅲ类为主。总体上属于心滩与河道砂控制、低孔特低渗、中等非均质性砂岩储层。研究控砂微相“四性”特征及关系发现:心滩微相的电性蛛网图形主要呈单峰“近似不规则的五边形”,而河道砂微相该图形多为双峰“规则的六边形”;心滩与河道砂均是该区砂层组的主要储集微相,但是心滩砂体的岩性、物性好于河道砂砂体,其含油性也好于河道砂砂体。综合沉积微相、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等相关参数,将研究区延10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延102储层主要以Ⅱ类和Ⅲ类为主,储层质量好于延101、延103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