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起,我国电子政务战略建设有序展开。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推行电子政务纳入未来战略重点,提出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以及完善宏观调控四个战略使命。同年,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布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提出“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战略的年度目标: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实现重点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初步形成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信息共享政务公开,完善管理和服务体制。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2008-2012)》,旨在推进统一政务网络、重点业务系统、基础数据资源、政府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标准的建设。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国家电子政务战略框架,出台了针对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系统性管理规范,重点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取得初步进展。美国自2002年提出《电子政务战略》伊始,对本国的电子政务的管理就上升到战略阶段。在《战略》中,美国积极定位了本国电子政务的战略使命和目标人群,分析了施行电子政务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和内部优势与劣势,确定并整合政府业务体系,明确了行政管理阶层的分工,在《战略》推行中,积极定时(每个财年)反馈实施进展,绩效评估着重于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各项具体项目带来的效益及政府各部门电子政务推进状况。由于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持续时间比较长、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棘手的或预想不到的阻力,因此从宏观层面来看,要建设好电子政务就必须制定清晰、完整、符合电子政务发展规律及切合国情实际的战略规划,并使用适当的战略管理方法和工具,由点到面层层深入引导电子政务具体项目的开展,并做到时时监控与反馈,这样才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科学理性的发展,少走弯路。美国是电子政务的发源地,其独特的战略管理方法在电子政务的成功建设中功不可没。虽然目前我国已有电子政务战略框架,电子政务工程各项项目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但在战略上仍有欠缺。无论是整体战略管理,还是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或战略评价中具体战略方法的科学应用,与美国相比,仍然很不成熟。因此,研究美国电子政务战略对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有重要借鉴的作用。本文以美国电子政务战略为研究对象,运用战略管理工具,从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使用战略管理工具对我国电子政务实施战略管理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和内部优势与劣势逐一分析,从而在完善立法、健全管理、信息共享、以人为本、市场合作和提高绩效六个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战略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五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就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以及中美电子政务战略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包括电子政务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电子政务战略理论的介绍。第三部分是对美国电子政务战略的概述,包括美国电子政务战略的发展成型的历程、战略主要内容及战略特色。第四部分是对美国电子政务战略的详细分析,从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三个方而深入分析了其战略管理过程及使用的战略工具和积极作用。第五部分是对美国电子政务战略的借鉴研究,首先梳理了我国电子政务战略发展概况,其次使用SWOT分析法具体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并对完善我国电子政务战略作了初步的探讨:完善电子政务立法、健全管理体制、提高信息共享水平、以人为本优化服务、维护电子政务安全及推行绩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