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an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成为大国力量角逐、寻求新平衡的热点区域。现今的东北亚是世界大国战略利益的交汇区,这里汇集了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四大国的利益,同时也是韩国、朝鲜等中小国的利益交汇区。从地理上看,美国并不是一个东北亚国家,但它在东北亚地区存在巨大的利益。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介入了几乎所有重要的东北亚安全事务,并在其中扮演某种关键性的角色。本文以冷战后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冷战后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东北亚安全格局形成的概述及冷战前后东北亚安全格局演变的对比,从而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现状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其次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美国东北亚安全政策的演变,并具体分析了美国对东北亚国家的政策;再次,运用个案分析法结合地区安全热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以朝核问题为例分析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最后得出结论,目前影响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各种因素中,美国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其对东北亚地区事务的深度介入,已经严重干涉了区域内主权国家的内政,影响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激化了本地区的焦点问题,对区域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准确分析美国因素在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中的作用对于把握美国与东北亚各国的双边关系和今后走向,以及对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都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学位
第五次跨国并购来势汹汹,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阵并购浪潮,跨国并购从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占有市场份额发展为在全球范围内谋求资源的最优配置,增强企业集团的竞争力优势
新的《征补条例》制定后,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即强制执行中的裁决权和执行权的配置问题,以及与《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强制法》的衔接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农村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关注农民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建立现代信息化的生活方式是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