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盐碱化是农业生产面临的生产难题之一,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如何开发利用大量的盐碱地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筛选培育优良的耐盐碱作物是对盐碱地进行经济高效改良的重要措施之一。青稞作为一种高原特色农作物具有生育期短、消耗土地肥力小、但产量并不低、同时又具有很好耐盐碱性的特点,因此,筛选鉴定一批耐盐碱较好的青稞品种(系)对于盐碱地进行改良或者是对植物耐盐机理的研究都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此外,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植物的耐盐能力进行研究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因为这将大大提高培育具有较强耐盐能力作物的速率。基于此,本实验对来自西藏、四川和甘肃三个地区的34份青稞品种(系)进行了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筛选鉴定,同时对和植物耐盐性相关的rbcS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在盐分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34份青稞材料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等指标并应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等方法对青稞材料进行了多指标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耐盐性较强的材料是XQ0478、白玉青稞、XQ0792、XQ0198和N4-1等;耐盐性相对较弱的材料有矮黑六、矮六密、9718和9803-2。用综合指标值(D)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4份青稞品种(系)聚为三类:A、B、C,A类的青稞材料有8份,其D>0.5,代表耐盐性较强的品种(系);B类的青稞材料有4份,其D<0.3,代表耐盐性较敏感的品种(系);C类的青稞材料有22份,其0.3≦D≦0.5,为中度耐盐性品种(系)。2.用来自西藏、四川和甘肃的34份地方青稞品种(系)为实验材料,以叶绿素(Chl)含量、细胞膜通透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等6个指标,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等分析方法,对青稞苗进行耐盐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耐盐性较强的材料是长芒红四棱、矮黑六和XQ0391;耐盐性相对较弱的材料是XQ0317、XQ0497和XQ0491等。对青稞材料综合评价结果(D)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4份青稞品种(系)聚为3类,A类综合评价值D≧0.6,有3份材料是耐盐性相对较强的青稞材料。B类综合评价值0.44≦D<0.6,有18份材料是中度耐盐的青稞材料;C类的综合评价值D<0.44,有13份材料是相对盐敏感青稞材料。,并将评价结果与芽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这34份青稞材料中有11份青稞材料在芽期和苗期耐盐性相同,其余材料在芽期和苗期表现出不同的耐盐能力。3.根据大麦和小麦已知的1,5一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Rubisco)小亚基基因rbcS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同源PCR克隆技术扩增出了青稞rbcS基因的一条DNA序列和一条cDNA序列。经过测序和BLAST分析,结果显示:对比DNA序列和cDNA序列发现在DNA序列中含有一个长度为107bp的内含子。将得到的rbcS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后发现,rbcS基因与小麦和大麦的rbcS基因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分别可以达到96.57%和91.0%;与土豆和番茄的rbcS基因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相似性分别为59.12%和57.12%。4.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青稞材料rbcS基因在盐胁迫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出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当青稞材料在受到盐分胁迫时rbcS基因表达量受到抑制,尤其是受到盐胁迫12h时其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有很大幅度的下降。此外,观察对照组后发现光照条件对其的表达有明显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