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历史悠久。书院门街所处的三学街历史街区是西安明城区内重要的三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继承和保持着传统的文化。在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片区的初始——皇城太庙,是当时政府用以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高级教育机构;宋代,碑林的起源;再到明清,现三学街所指的长安县学、西安府学、咸宁县学与关中书院出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迅速扩张的同时,城市中心的传统街区也在逐渐消失。西安书院门历经大规模改造和居民自发的改扩建后依然保持和发展传统文化并突出其自身特色。如今,书院门是街区内联系南门与碑林的旅游街道,是人们了解三学街和碑林必经的出入口。城市遗产视角即是跨越了历史与时间,与当下的生活发生关系。建筑与空间成为了文化与生活的载体,与其所承载的行为和生活共同构成了城市遗产。本文以书院门为研究对象,通过全面的调研记录和分析书院门的历史演进、生存现状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与生活。以期从城市遗产视角对书院门街作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真实记录其现状,研究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分析出街道上真正有价值的因素并对今后书院门保护工作有所意义。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书院门所在片区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从时间上全面的认识了书院门,分析历史变迁与时代发展的关系;第二部分解读了书院门街道场景与建筑空间,如实记录了当下书院门外部、内部的空间状况,分析了当下书院门在城市遗产体系的空间特性与生活场景;第三部分探讨了书院门现有文化与其所依附的建筑空间的关系,从记录书院门正在发生的历史探讨多元文化与书院门实体空间之间的关系。希望论文成果有助于书院门的保护工作,并为城市留下这条街道在当下时期的记录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