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驱动地表水文过程发生变化,改变地表径流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对区域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定量识别流域地表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人类活动剧烈、水资源极度短缺的海河流域山区(包括滦河、北三河、永定河、大清河、漳卫河和子牙河共6个山区子流域)为例,综合采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水文观测数据采集、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海河流域山区1980-2010年地表径流变化特征,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变化相对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除子牙河外,滦河、北三河、永定河、大清河和漳卫河5个山区子流域地表径流在1980-2010年间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其中滦河、北三河、永定河和大清河4个山区子流域地表径流在1998年前后发生突变(p<0.05)。(2)研究区1980-2010年间气温上升趋势显著(p<0.01),变化倾向率为0.03℃·a-1,降水变化趋势不显著。同时森林面积占比提高14.56%,草地和农田面积占比分别下降10.16%和5.19%,植被覆盖度显著上升(p<0.05),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11%·a-1。“三北”防护林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使草地和农田向森林转化,并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程度。(3)研究区1980-2010年人口增长显著(p<0.01),年均增加116.74万;生活用水量和农业用水均显著增加(p<0.01),年均增长量分别为0.54亿m3和0.19亿m3,表明研究区域内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4)降水变化对地表径流年际变化贡献率达46.70%,植被恢复工程的实施对地表径流年际变化贡献率为20.15%。气候变化是导致海河流域山区地表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大面积植被恢复对海河流域山区地表径流的减少也不容忽视。上述结果定量揭示了海河流域山区地表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可以为认识海河流域水资源变化原因、权衡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与水资源供给服务关系、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