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这一举措明确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突出体现课程改革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课程改革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在学习方式上,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教师要创设有意义的语境,为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创造条件。外语教育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地背诵和记忆的经历。它是一个积极主动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初中英语课堂依然是传统的知识传授的过程。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与主动性,不少教师沿袭传统填鸭式的刻板的教学模式,师生的课堂目的局限在应对考试。部分学生为了反抗权威而站到了教师的对立面。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研究尝试把赏识教育引入课堂。赏识教育放大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尊重学生的差异,激励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赏识教育要求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的进步,用赞美的语言肯定学生的每一次善行。赏识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在赏识教育的调查与应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赏识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现状。调研对象是浉河中学的20名英语教师和320名学生。其次,基于调研的现状,本研究试着把赏识教育融入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中。以浉河中学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历时一个学期。研究过程中对情感因素进行实验前后的两次问卷调查分析。这里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自信心和师生的关系。通过SPSS对实验前和实验后的两次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赏识教育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兴趣、动机、自信心方面等等。它对师生关系也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学生的英语成绩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由于本实验样本小,周期短,赏识教育在其他年级和地区是否适用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