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冲击载荷下POP堆叠封装可靠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ej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科学和封装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升级和更换更加频繁。消费者对电子科技类产品的性能需求日益提高,迫使电子封装密度不断增大。近年以来电子封装技术不断向小尺寸、高密度、高性能等方向发展。封装方式也逐渐由二维封装向空间叠层封装转变。叠层封装POP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电子封装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它是将逻辑运算器件和存储器件集成在同一封装体内,不仅在封装体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了封装密度,而且减小了由封装线路所带来的RC延迟。但是由于封装密度的提高,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热量更加容易堆积,会对电子产品的可靠性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便针对POP堆叠封装芯片在温度冲击载荷下的可靠性进行了实验和模拟方面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本文针对POP堆叠封装结构,对其进行了温度冲击载荷下的可靠性模拟,得到了POP堆叠封装应力应变的分布特点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基于理论计算结果预测了焊点的寿命。本文选用了Amkor公司的14mm×14mm的POP封装芯片作为模拟研究的对象。由于模拟对象为中心对称结构,本文构建了POP堆叠芯片的1/4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并根据JEDEC的加载标准对其进行了温度冲击载荷下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冲击载荷下整个封装体的应力主要集中在芯片和焊球上,而整个封装体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底层焊球的角端上底层焊球的应力大小呈现出由中心到边缘逐渐增大的趋势,而顶层焊球之间的应力大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本文采用了Kencht-Fox焊点寿命预测模型,理论上计算了焊点的疲劳寿命。本文根据样品在温度冲击载荷下的应变测试原理,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实验测试了在温度冲击载荷下POP堆叠封装焊点的应变情况。选取了Amkor公司的14mm×14mm与15mm×15mm的两片封装体积不同POP堆叠芯片作为实验对象。对两个POP堆叠组件的上下两层封装焊点在温度载荷下的应变分别进行了记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OP堆叠封装的底层焊点的应变幅要大于顶层焊点的应变幅。在相同温度载荷下底层封装焊点的热可靠性要低于顶层封装焊点。计算了实验条件下的焊点寿命并将实验计算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误差约为20%,证明其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比研究了两块封装体积不同的封装芯片,结果表明15mm×15mm的封装芯片其上下层焊点的应变幅分别大于14mm×14mm上下层焊点的应变幅。经计算发现在相同温度载荷下15mm×15mm封装芯片的可靠性低于14mm×14mm封装芯片的可靠性。表明在相同温度冲击载荷下,芯片封装体积对于焊点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封装体积越大,焊点可靠性越低。综上所述,本文针对POP封装的可靠性进行了实验与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在同一温度冲击载荷下的模拟与实验的结果,证明理论模拟的准确性,探寻可以使用数值模拟的办法替代实验测试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在相同温度载荷下不同封装体积的POP堆叠芯片的可靠性的情况。其结论可以为三维封装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对POP封装测试和优化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华贵栉孔扇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华贵栉孔扇贝养殖容量的调查及生态生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可为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贝类能量学研
讲好思政课,必须"生课法"三位一体,聚焦课程内容,关注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对接其需求、观念、情感、认知偏好,才能让课程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犹如春风扑面而来.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让课堂绽放出新的光彩。
本文作者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现实出发,分析了目前高等护理教育评价领域较为薄弱的现状: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缺乏权威性和影响力、缺乏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参与评价。并提出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细胞的操作已经成为前沿研究热点,其中卵细胞拆蛋是辅助生殖中至关重要的操作之一。现有的卵细胞拆蛋方法大多还是手动操作,可重复性差、成功率低,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环己烷为内标物,使用DB-5毛细管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甲基二氯化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基二氯化磷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标准偏差为0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科学管理光照环境以及照明灯具节能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于是智能化的照明控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改善了建筑的灯光效果,
针对无人机自动驾驶仪参数标称值偏离实际值情况下的航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三维航路自适应跟踪导引律。首先在无人机自动驾驶仪参数无偏离的条件下,推导出能够跟踪三维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各行各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应用大数据技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中,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和困难逐渐浮出水面,如何用新的思维和方法去解
<正>反窃电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供电公司作为实施用电检查工作的主体,为保障企业的合法利益,应加大力度研究有针对性的反窃电技术,以保证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