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醇对小鼠脾细胞作用的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勒烯作为一种新型碳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化学物理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但是,富勒烯的疏水性使它在水中的溶解度十分有限,阻碍了它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最近发现,将羟基团通过化学方法嵌入富勒烯中能制备出富勒醇,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改善富勒烯的水溶性问题,还使富勒醇保留了富勒烯本身的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等独特生物活性。本文首先采用四丁基氢氧化铵(TBAH)催化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常见的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富勒醇(C60(OH)n),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飞行时间质谱等表征方法对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再用富勒醇作用于D-半乳糖诱衰后的小鼠脾细胞,与之进行共培养,研究了富勒醇对小鼠诱衰脾细胞作用,观察了小鼠诱衰脾细胞在加入富勒醇作用后的存活率、富勒醇对诱衰小鼠脾细胞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等。主要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1)制备了水溶性良好的富勒醇,适用于生物细胞实验;(2)提取分离了小鼠脾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到脾细胞的形态大多数呈圆形,用苔盼蓝染色法染色脾细胞,观察到初提取的小鼠脾细胞中几乎无死亡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D-半乳糖诱衰小鼠脾细胞建立了衰老脾细胞模型,通过噻唑蓝(MTT)法、细胞计数法选择了水解浓度为lOg/L D-半乳糖诱衰小鼠脾细胞48h以进行下一步的富勒醇探索作用实验;(3)实验结果表明,用0.7mg/ml富勒醇作用于lOg/L D-半乳糖衰老脾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半乳糖衰老脾细胞模型组的脾细胞存活率为69.7%,富勒醇作用组的脾细胞存活率为80.9%,证明富勒醇降低了衰老脾细胞的死亡率;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富勒醇作用组SOD值为7.7451±0.1064U/mg·prot,D-半乳糖衰老脾细胞模型组SOD值为4.4362±0.2643U/mg·prot,富勒醇作用组的SOD值高于D-半乳糖衰老脾细胞模型组,说明富勒醇能清除衰老脾细胞内的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性;采用微量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富勒醇作用组的MDA含量为2.34±0.15nmol/mg·prot, D-半乳糖衰老脾细胞模型组的MDA值为2.71±0.05nmol/mg·prot,富勒醇作用组的MDA含量低于D-半乳糖衰老脾细胞模型组,说明富勒醇能够减少脾细胞内有害物质的生成,保护脾细胞。
其他文献
训导员是直接影响搜爆犬训练使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训导员的一切活动贯穿搜爆训练的始终,是训练的主导者.训导员的性格、肢体动作、声音、情绪、眼神、语气、声调、面部表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是典型的氯代有机污染物。土壤与沉积物的PCBs污染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氯代PCBs需要先脱氯为低氯代PCBs或联苯才能被微生物
中国是水产资源大国,淡水水产资源极其丰富,并且品种繁多。淡水鱼脂肪含量较低、蛋白含量较高,是日常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草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
近些年,国内建筑市场的大繁荣推动了建筑学专业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2年,我国已经有295所高校设置了建筑类相关专业,在校生105932人,建筑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学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印刷全面数字化的今天,CTP制版技术已经成熟的应用到国内印刷企业,如何在现有设备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高CTP制版质量性能,成为了企业研究的热点。目前常见的研究方法有通过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
智能天线可以改善通信链路性能,大大提高系统容量,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已成为移动通信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移动通信系统中智能天线的基本理论及核心技术:对于波束形
<正> 郑州市骨科医院中医正骨推按法,是在郭春园所著《平乐郭氏正骨法》第八章推按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平乐郭氏正骨法为家传六世的正骨秘方验法,正骨推按法则是平乐郭氏
从ARCS动机模型驱动出发,探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微课程设计要点,强调学生参与微课程设计。优质的综合性学习之微课程应该目标明确、内容精致、表现形式适切、支持学生对碎片化时
随着国家对森林防火工作的不断重视以及对火灾管控技术手段的现代化要求,针对森林景区人员流动性大、人为引起火灾机率高等特点,结合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高温事件探测中的优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