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建筑安全生产水平评价及差异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272787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建设投资十分活跃,建筑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建筑业在快速发展并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存在着严峻的安全生产问题。近年来,我国死亡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虽有所下降,但基数仍然偏大。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国家的财产安全也缺乏足够保障。从长远看,建筑业易偏离稳定、良性的发展轨道。面对如此严峻的建筑安全现状,我国政府运用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监管等多种手段,专家学者也对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各区域条件的不同,会导致不同区域建筑安全生产状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整体建筑安全现状,从区域化视角评价建筑安全生产水平,根据各区域的差异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应对措施,对于推动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结构平衡合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梳理建筑安全评价的类型和方法,深入分析建筑安全评价的实践现状并找出存在问题,从而得出区域化视角下建筑安全评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由此将区域层面的建筑安全生产水平确定为论文的评价对象,并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借鉴国际上伤亡事故统计的常用方法,并鉴于经济视角下安全的双重性,构建区域建筑安全生产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熵权逼近理想解的排序(TOPSIS)方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此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将2003-2013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筑安全生产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进而根据排序结果对各区域建筑安全生产水平的差异性进行了两个维度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横向空间轴维度,我国各区域间的建筑安全生产水平存在长期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的建筑安全生产水平较优;黄河中游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建筑安全生产处于中等水平;东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的安全生产水平最差。②纵向时间轴维度,我国各区域的建筑安全生产水平在这11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同。按照趋势发展水平可将我国30个区域的建筑安全生产水平分为波动改进提高型、维持型、波动下降型、较大波动型四大类别。论文最后根据此差异特征,提出了两大对策建议:一是提高“八大地区”安全生产水平结构的平衡性,二是保证区域安全生产水平波动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中心环节,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等功能,已成为我国批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农产品流通的核心。但它又是目前农产品
制造商要想赢得顾客订单,不仅要以合适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同时要快速响应顾客需求。如何从这三个维度上满足顾客的需求对制造商各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却远未完善,养老资源匮乏,养老问题严峻。其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品质,尤其是居住品质和养老服务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当前,我国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可以概括为住房环境质量较差,养老配套服务设施缺乏。我国属于未富先老社会,对我国大多数老年人而言,在年轻时购入的房产成为个人及家庭拥有的最主要资产。与此同时,适宜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人心理及生理特点并能够满足老
微细粒金赋存状态的研究,对搞清此类金矿的成因,指导这类金矿的勘探、开采和选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用电子探针对广西金牙微细粒金矿的矿石进行了观察分析,首次在金牙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