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继发于严重感染、创伤、误吸、缺血再灌注、酸中毒等原因,失控的炎症反应二次打击后肺往往为最早受损的器官,是ICU中常见的危重病之一,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尽管ALl/ARDS病因不同,但有共同的特征是难治性低氧血症和进行性呼吸窘迫,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阐明。治疗也因原发病不同变得复杂,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严格的液体控制管理以及CRRT、ECMO等高端仪器的应用,疗效有限。虽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治疗方法及ICU病房的使用对疾病预后有所改善,但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治疗困难以及高昂的医疗成本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医疗界,成为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迫切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现状,近年来研究发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抗炎作用的干细胞,有望改善这些症状。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取材方便,而且增殖能力强、免疫功能低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ADSCs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ALI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进一步探讨ADSCs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炎作用机制。目的:建立用LPS诱导的大鼠ALI模型,EdU标记ADSCs后观察在肺部定植情况,观察ADSCs对LPS诱导的ALI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只)、LPS组(30只)、LPS+ADSCs组(30只)。ADSCs培养至第4代时加入EdU培育24h标记干细胞。腹腔注射LPS8mg/kg制备大鼠ALI模型,LPS+ADSCs组于制模30min后尾静脉注射300μL ADSCs进行干预;对照组无处理直接取标本,其余两组在6h、24h、72 h取标本。股动脉取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乳酸水平;左心室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开胸取肺组织,检测肺湿/干质量(W/D)比值,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EdU标记的干细胞定植情况,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用EdU标记的ADSCs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后6h、24h、72h均有不同程度的在ALI肺部定植。与对照组比较,LPS组6h起肺组织损伤较重,肺W/D比值、血乳酸及血清MPO、IL-10水平和肺组织NF-κB表达均显著增加,PaO2显著下降;与LPS组比较,LPS+ADSCs组6h起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W/D比值、血乳酸及血清MPO水平和肺组织NF-κB表达均明显降低,PaO2显著增加,72 h已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肺W/D比值:6 h为5.33±0.29比5.77±0.42,72 h为5.14±0.46比5.43±0.38;血乳酸(mmol/L):6 h为3.6±1.0比5.7±1.1,72 h为3.1±1.0比3.8±1.2;血MPO(μg/L):6 h为1.50±0.90比2.70±1.85,72 h为0.46±0.30比0.71±0.22;血NF-κB(灰度值):6 h为0.40±0.11比0.50±0.09,72 h为0.24±0.03比0.33±0.06;PaO2(mmHg,1 mmHg=0.133 kPa):6 h为78.0±4.1比74.5±3.2,72 h为89.3±9.4比81.9±3.4;均P<0.05],IL-10水平仅24 h显著高于LPS模型组(ng/L:27.75±15.49比17.52±6.56,P<0.05)。结论:ADSCs移植可在ALI大鼠肺部定植,能改善氧合升高PaO2及降低血清乳酸水平,减轻血清中炎症因子及肺部炎症反应,可能与抑制NF-κB活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