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后并发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发生率,以及房室传导阻滞恢复的时间,并对影响其恢复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确诊的118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及随访时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以及房室传导阻滞恢复的时间,并分析影响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合并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4.40%。其中发生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共4例,发生率为0.34%,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共48例,发生率为4.06%。在上述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52例患者中死亡患者数为6例,病死率为11.5%。(2)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合并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或三度房室传导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8h)可自行恢复,部分患者病情危重,合并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需要安装临时起搏器,本次研究中共有14例患者植入临时起搏器,其中0人植入永久起搏器。(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恢复时间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无关(P均>0.05),与是否接受血管再通治疗及血管病变支数有关。结论:(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合并二度II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低,考虑与房室结的双重血供和及时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有关。(2)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合并二度II型或三度房室传导的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在短期内(<8h)可恢复,部分病情危重、合并低血压、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能需要植入临时起搏器;(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合并二度II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能不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4)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合并二度II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恢复时间可能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无关;(5)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合并二度II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恢复时间可能与是否开通闭塞的冠脉、病变冠脉支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