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针状纳米ZnO的烧结行为及其对气敏、光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84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蒸发—冷凝法成功制备了四针状纳米ZnO,研究了四针状纳米ZnO烧结行为、气敏性能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氧分压控制纳米ZnO形貌不同,其中在氧分压为2500Pa时产物为四针状纳米ZnO。低压(650Pa)制备出纳米ZnO的针较长(>1μm);当氧分压从2500Pa变化到8500Pa时,纳米ZnO从四针状转变为颗粒状。氧分压2500Pa时,四针状纳米ZnO的针尖半径大多在8nm左右,针长为100~200nm。在低温下烧结(<550oC),四针状纳米ZnO的形态改变不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由于汤姆逊效应,针尖升华,导致针体部分逐渐消失,颗粒状、块状ZnO逐渐增多。烧结温度>750oC,从针尖升华的ZnO被输运到四针交接处,形核长大,形成四面体状ZnO颗粒,同时产生较多空隙。由于制备出四针状纳米ZnO存在间隙Zn原子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间隙Zn原子浓度随之下降,自由电子浓度也随之下降,导致纳米ZnO的空气电阻逐渐升高。四针状纳米ZnO厚膜对乙醇、苯的测试表明,在550℃烧结四针状纳米ZnO对酒精、苯的气敏性能最好,表明最佳烧结温度为550℃。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间隙Zn原子浓度下降,而氧空位浓度上升,致使四针状纳米ZnO的蓝光发射峰(~420nm)减弱,直至消失;而绿光发射峰(~520nm)出现。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四针状纳米ZnO的研究概况及烧结行为对其性能的影响,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研究了四针状纳米ZnO的制备,分析了其形成机理;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了四针状纳米ZnO的烧结行为;第四、五部分分别探讨了烧结对四针状纳米ZnO气敏性能、光学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金刚石是由sp~3杂化的碳碳共价键的原子晶体,面心立方结构,具有高硬度、抗磨损、高导热率和低摩擦系数等优异特点。金刚石薄膜是硬质涂层材料中的最佳选择,可作为涂层刀具的
VO2是一种相变型氧化物,具有金属-半导体转变的相变特性,其相变时具有电学和光学突变性质,这一特性使VO2在众多领域,如自动调节温度的自能窗、激光防护薄膜、红外探测仪、光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粒径小于100nm的人工纳米材料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碳基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属性的纳米级材料,在使用和处置中不可避免地被释放到环境中,带来潜在的环境风险。为了规避这一风险,有必要对这些具有独特属性的碳基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及潜在的环境毒理效应进行有效探究。本文通过微波热液合成14C标记的碳点,来探究这种光敏性碳基纳米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光化学行为,并以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