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港海关,隶属于黄埔海关,为黄埔关区业务量较大的隶属关区,负责监管三个一类码头,即广州港新港码头、广州港集装箱码头和广州珠钢码头;三个二类码头,即黄埔外运东江仓码头、广州市东江口码头和广东省物资码头。近年来,由于通关监管模式单一且一成不变,再加上审批手续繁琐,导致通关效率低下,新港海关的发展遇到“瓶颈”。
本文以新港海关通关流程再造为研究课题。业务流程再造理论(BPR)作为一种从西方引入的先进管理理论,海关总署非常重视,2000年以来,海关系统多项通关作业改革都是基于BPR理论开展的,其中包括新港海关通关流程再造。本人作为参与者全程经历了新港海关通关流程再造,当时的流程再造过程非常曲折、复杂,我一直在思考四个问题:(1)什么原因促使新港海关实施通关流程再造? (2)新港海关流程再造的突破口在哪里?(3)新港海关如何实施通关流程再造?(4)如何对新港海关通关流程再造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本文希望通过案例介绍,再现当时的情景,通过案例分析找到回答这四个问题的答案。
本文主体分两部分:案例正文和案例分析。案例正文部分从企业对海关的抱怨和新港海关的困惑,情景化描述了新港海关通关流程再造的前、中、后整个过程;案例分析部分从新港海关原有通关流程面临的挑战、分析通关流程存在的问题和流程再造的实施及效果三个方面,对新港海关通关流程再造案例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