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政策执行中市场势力测度研究——以银行业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eptu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争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市场势力分析和研究。只有在市场势力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客观认定市场支配地位、评估竞争效应以及估计行政垄断危害和社会福利损失等问题。对市场势力的研究也是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政策分析具体问题不能逃避也避免不了的基础问题。但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全球化冲击的特殊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机制尚不成熟,我国竞争政策执行过程中市场势力测度研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正确处理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强对我国竞争政策执行过程中市场势力测度研究,规范竞争政策执法程序和环节,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和讨论经典产业组织中市场势力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竞争政策的角度综合考察了市场势力的概念,市场势力测度的理论依据和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从行业竞争程度分析、勒纳指数测度和市场势力与经济效率关系三个方面研究探讨了行业市场势力的测度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在实证分析中,以银行业为例具体探讨了竞争政策执行中市场势力测度和分析的具体思路、步骤和方法。   在银行业案例分析中,我们评价了银行业的竞争状况,并且从竞争政策的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通过对2000年到2011年末14家上市银行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我国银行业在整体上处于垄断竞争的行业竞争结构,银行业成本弹性在99%置信区间内大约处于0.47到0.62之间,我国银行业规模经济递增,处于黄金发展阶段。这期间为了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满足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继续深化,鼓励支持股份制银行发展,逐步减少政府对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干预,金融系统逐步对外资开放、资本市场逐渐的成熟发展以及大批中小银行成立和快速发展都不同程度的促进了我国银行业充分竞争的加强。在提高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方面,政府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银行业的风险控制和经营管理水平,鼓励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创新,促进银行业繁荣稳定发展。银行成本弹性表明,这期间我国在加强银行风险控制的同时,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大大降低了银行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促进了整个银行业繁荣有效发展,银行业改革取得的成效应该予以肯定。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一直不健康,在融资领域缺乏有效的行业竞争者,银行依然是企业融资的首先途径,在企业融资领域银行实际上拥有市场势力。除此之外,国家为了防范控制金融改革面临的风险,一些金融管制措施实际上成为保护银行的行政壁垒。我国利率还没有市场化,银行还没有直接获得定价权,央行管制的利率保证了银行足够的利差利润。在行政壁垒和价格管制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率具有联动性和同一性的特点,实际上反映了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成果与央行的货币政策有很大关联。而这导致的后果就是造成银行高昂的内部生产效率损失和社会福利净损失。
其他文献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载体,我国上市公司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截止2011年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多达2342家。为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证监会于1998年3月引入
在欧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融资租赁业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资金供应渠道。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极具生命力的金融工具和有利于金融制度创新的手段,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制造业转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在公司财务决策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公司资本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优势并最终增加企业的价值。目前,中
在2004年-2012年的9年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9年将一号文件的焦点对准我国农业问题,对涉及农业的许多重大规划和安排做了明确的指引和部署,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我国农业问题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至今,上海市经济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决定着消费水平的高低,随着上海市经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带动了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它是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价格总水平监测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