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以来,我国在贵州、四川以及新疆等地区在煤以及油气资源勘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现。上扬子地区的二叠系地层作为中国南方重要油气及沉积矿产发育最好的储层之一,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前景。而贵州德江地区属于上扬子板块黔北隆起区,表明对区内古地理研究仍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本文以德江地区中-晚二叠世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实测剖面及对比剖面,以沉积学、古生物学、岩石学以及地球化学等学科为指导理论,结合在研究区野外观察及室内镜下岩石薄片成分、古生物化石、地化数据等资料,分析总结其沉积环境及演化特征,取得了以下认识:1)在野外详细勘查地层研究和结合区域最新的岩石地层和区域地质志的基础上,对德江地区中-上二叠统地层进一步细分。岩石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中二叠统梁山组(P2l)、栖霞组(P2q)、茅口组(P2m)以及上二叠统合山组(P3h)。2)通过对研究对象实地勘查及薄片鉴定分析,归纳黔桂地区相关研究资料,研究区中-上二叠统的岩石类型可分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两大类。区内碳酸盐岩主要发育于栖霞组、茅口组及合山组,碎屑岩主要发育合山组部分地层及梁山组。3)结合岩石学、古生物学、沉积学以及沉积地球化学等特征,将基干剖面、辅助剖面特征对比分析研究,将研究区中-晚二叠世沉积体系划分为障壁海岸体系与碳酸盐台地体系,开阔台地亚相可细分为高能浅滩、低能浅滩、滩间海、台洼;半局限台地亚相可分为潮坪及泻湖;障壁海岸体系在研究区其可细分为潮坪微相及沼泽微相。4)运用相对比法则,结合区内二叠世沉积体系分析,本文共编制了4张贵州德江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图。梁山期古地理单元自西向东依次发育沼泽、潮坪;栖霞期自西向东发育高能浅滩,滩间海,低能浅滩;茅口期海侵范围达到最大,依旧继承栖霞期沉积环境,但在研究区中部可见燧石灰岩-泥岩-硅质岩-沉积建造组合,表现为台洼沉积环境。茅口期古地理单元总体上自西向东表现高能浅滩、滩间海、台洼、滩间海、低能浅滩;中二叠世晚期,由于东吴运动影响,德江地区抬升为陆地,造成了茅口组与合山组假整合接触,紧接着随着海侵开始,合山期表现为半局限台地,古地理单元自西向东依次为潮坪、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