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垄断最早指的就是政府特权。在古典主义时期,针对重商主义国家干扰市场经济的行为,亚当·斯密进行了强烈的抨击,他痛斥垄断商的活动,在《国富论》中记载到:“同行垄断商人很少集会,然而他们会谈聚在一起,无非出于两种目的,一是筹谋如何对付公众,二是策划如何可以不动声色的提高物价”1。该书里,斯密总共重复提到“垄断”一词九百余次,不同于私人竞争主体在现代自由竞争市场中面临的市场垄断,他讨论的是指因政治权力及法规法律人为的约束自由竞争与贸易,即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性垄断。“行政垄断不利于竞争机制对市场起作用”这一命题直到现在仍然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中。由于政府施加给市场的各种束缚,打破了这种非静止状态的竞争历程,如若失去政府的支持,这种力量就不能长久维持下去。消灭对自由竞争非自然的干预即才是反垄断真正目标。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毛病日益显现,最终难以为继形势下,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在摸索中前进,最终确定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竞争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已经愈来愈习以为常。亚当·斯密反垄断思想实质——自由竞争,这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所在。因此,认识这位“经济学鼻祖”的思想对于搞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渐暴露和猖狂的行政垄断,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节绪言,包括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及国外研究现状、全文大概框架、创新之处以及不足。第二部分亚当·斯密反垄断思想理论研究,介绍了其反垄断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并对其反垄断思想做了一个简单的评述。第三部分介绍了自亚当·斯密以来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反垄断理论的发展情况。第四部分结合我国的反垄断背景和实践,并提出解决笼罩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行政垄断的新思路。第五章结论,从总体上回顾和把握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