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乒乓球奥运健儿们屡次夺魁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乒乓球属于隔网对抗型运动,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项目,其具有旋转强、速度快、力量大、落点刁钻等特点。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训练方式方法的研究越来越系统化、深入化、科学化,乒乓球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创新和完善。但是,相较于训练方式方法的研究改进,对运动员比赛心理的研究显得比较单薄。近几年国际乒联为了更好地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几项重要的改革,例如“38mm的小球改为40+mm”、“21分制改为11分制”、“无遮挡发球”和“有机胶水改无机胶水”等,目的是增强比赛的对抗性、观赏性。特别是球体变大后,球速变慢,旋转变弱,运动员需要消耗更多的体能;加上有些运动员缺乏比赛经验、心理素质不好、忌讳对手的名气、来自教练、家庭或社会的压力过大,他们往往会出现焦虑情绪,影响比赛,导致不能很好地发挥原有的竞技水平。因此,如果运动员能够在赛前采取积极正确的应对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焦虑水平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比赛成绩。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结合问卷《竞赛状态焦虑问卷-2》和《中国运动员应激应对量表》,选取2018年福建省各个地市所有高校(本科、大专)乒协参赛队男女队队员,年级分别从大一到大四作为被调查对象进行分析,来研究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焦虑、应对方式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女运动员的比男运动员更焦虑,男运动员的应对方式要比女运动员好,这和男女运动员自身的心理、生理和性格等特点有关。(2)高水平运动员应对方式比普通运动员好,普通运动员比高水平运动员赛前焦虑均值比高水平运动员高。(3)运动等级越高的运动员的认知焦虑状态和躯体状态焦虑水平越低;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大学生乒乓球不同训练年限的运动员在赛前焦虑水平和应对方式维度上都有显著性差异。(5)直拍运动员比横拍运动员相比,赛前焦虑水平稍高一些,横拍运动员的应对方式稍好一些,但都无显著性差异。(6)比赛成绩和状态自信心、集中处理情绪应对、解决问题应对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是0.603*、0.540*、0.644*,说明他们之间的是关系是呈中度正相关;与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回避应对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是-0.554*、-0.611*、-0.505*,说明他们之间的是关系是呈中度负相关;与超越应对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是0.701*,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呈高度正相关。(7)状态自信心、集中处理情绪应对、解决问题应对和超越应对可以正向预测比赛成绩;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回避应对可以反向预测比赛成绩,两者共同能够解释其70.4%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