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初,小额信贷在孟加拉国诞生,并迅速在全世界传播开来。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引进了孟加拉“乡村银行(GB)”的小额信贷模式,成立“扶贫经济合作社”,此后,小额信贷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本文以甘洛县小额信贷的发展为研究内容,在对四川省甘洛县展开深入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甘洛县小额信贷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小额信贷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了有关于甘洛县小额信贷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重点难点。并指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对甘洛县小额信贷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2、提出了甘洛县小额信贷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二章为基础理论部分,对小额信贷的相关基础理论及国际国内实践进行了梳理回顾。本章对小额信贷的定义、特征等进行了介绍和界定,特别指出信贷模式是小额信贷的本质特征,且它无需抵押担保的信贷方式使小额信贷天然地倾向于服务贫困人口。同时介绍了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小额信贷模式及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小额信贷模式的运作模式和成功经验。第三章介绍和分析了甘洛县小额信贷发展现状。从甘洛县概况着手,介绍甘洛县的基本情况和影响甘洛县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同时也介绍了影响小额信贷发展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甘洛县小额信贷现状的介绍和分析。第四章是在针对第三介绍的实际情况和甘洛县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小额信贷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区小额信贷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四川省甘洛县小额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是在前几章的基础上,对甘洛县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进行解析,提出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