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要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整体,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设施和手段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更好地为整体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课题,要求相应的调整教师素质结构,教师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师的素质结构反映教师素质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稳定性与发展性的辨证统一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特点,稳定是相对的,发展是渐进的。教师个体的素质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学习和实践内,可以提高已有的素质,也可以形成新的素质,使素质结构更加完善,因此,教师素质结构的要求是需要和可能的统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评价标准对于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素质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与技巧,优化知识结构,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强化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保障功能,因此,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建立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体育教师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现代教育理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科研素质、人文素质、信息素质10个主因素,经专家调查,确定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8个主因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对教学管理者、普通高校优秀体育教师、学生的调查获得体育教师素质结构41条二级指标分别是: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示范能力、教学运用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教育能力、正确评价学生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态度、敬业精神、道德修养、科学世界观;知识结构包括:体育专业知识、体育教学基本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文化知识、体育健身知识、实践性知识;现代教育理念包括:素质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学生;身体素质包括:体格、体型和体态、运动能力、基本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情感、兴趣、意志力、自我教育能力、性格、竞争意识、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创新素质包括:教法创新能力、场地规划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体育娱乐能力;科研素质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搜集信息处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科研素质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搜集信息处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再对安徽10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进行现状调查,研究认为:1)普通高校优秀体育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标准的认识上比较趋于一致,但从中也发现,在某一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反映了不同调查对象之间的主观认识水平,另一方面从客观上反映了不同客体的需求。2)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由8个主因素构成,即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现代教育理念、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科研素质,这8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有机整体。3)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中教学能力是核心要素,思想道德素质、现代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创新素质、科研素质都通过教学能力体现出来。4)安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横向比较,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总体水平较好,而创新素质和科研素质总体水平最差。安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较突出缺陷为:知识更新能力,体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敬业精神,教法创新能力和文化知识。5)不同调查对象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评价标准的多项指标都比较认同,但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评价标准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