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大规模增加的民营医院和不断深入的医疗改革,公立医院要维持在医疗行业的优势已经越发困难,同时人民的卫生服务需要日益迫切,公立医院需要在确保持续经营和后续发展的基础上为广大患者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因此,公立医院亟需重视成本管理工作以优化成本结构,节约成本费用。2019年1月1日起,公立医院将停止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全面推行政府会计制度。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也要做出相应变更。政府会计制度确立了权责发生制的中心地位,更关注医院的实际效益,大大提高了成本管理的地位。政府会计制度还变动了费用科目,为保障成本数据的正确性和连续性,公立医院要及时删除、更新、调整费用科目。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对固定资产及时计提折旧,做好后续管理,这进一步完善了成本管理的内容。政府会计制度更积极倡导各公立医院探索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公立医院要在科室核算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以项目、病组为对象的成本核算并及时开展成本分析。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制度要求各公立医院要搭建起完备的成本信息化管理平台。总之,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是公立医院发展成本管理的契机,公立医院要全面梳理以往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结合政府会计制度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本文将成本管理划分为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三个阶段,通过阅读文献和实地调研,对X医院进行了案例研究,整理了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X医院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问题。X医院尚未构建成本管理组织,成本核算模式粗放,具体表现为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建设不到位,项目和病组的成本核算依然是“瓶颈”。X医院的成本分析不深入,只关注全院的盈余结果,没有继续细化分析,成本控制也相对薄弱,存在难以降低成本等问题。结合X医院推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经验,本文提出了建议:第一,在全院建立成本管理组织,并且通过培训加强参与人员对于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第二,构建精细化的成本核算体系,医院要做好梳理衔接以完善基础建设,还要优化科室成本核算,进一步探索项目和病组成本核算。第三,全方面展开成本分析,从院级、科室、病组对成本进行全面分析,找到成本控制的漏洞。第四,通过编制预算、成本考核、加强内部管理等方式提高成本控制的水平。第五,加强成本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医院要主动与软件商沟通,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开发,更要打通内部信息壁垒,提高工作效率。本文试图构建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以发挥成本管理的最大效益,也希望能给其他公立医院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