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湖南省衡阳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实习护生肺结核防护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提高实习护生肺结核防护知-信-行水平的干预方法,并分析干预效果,为在实习护生中开展结核病防护知识的健康教育及职业防护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知识-态度-行为(KAP)”理论为指导,利用自行设计的《护生肺结核知-信-行防护问卷》,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衡阳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380名实习护生肺结核防护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将360份有效问卷数据录入EXCEL并导入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主要影响实习护生肺结核防护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因素。针对实习护生制定“结核病防护知-信-行”干预措施,运用平行对照设计,随机选取不同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共134名,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7名实习护生;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实习生教育,干预组除了进行常规的实习生教育外另增加“结核病防护知-信-行”教育,干预时间为6个月。统计分析干预前后两组实习护生肺结核防护知-信-行的水平,评价干预效果。应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以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结果1.在360名实习护生中,肺结核防护知-信-行总分为(97.30±5.99)分;肺结核防护知识总均分为(16.92±3.44)分,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传播途径[(0.76±0.17)分],最低的是药物控制[(0.55±0.23)分];肺结核防护态度总均分为(44.55±7.00)分,其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对肺结核疾病看法[(4.01±0.71)分],最低得分是影响护理结核病人积极性因素[(3.35±0.75)分];肺结核防护行为总均分为(37.91±7.55)分,条目均分为(3.79±0.75)分。2.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实习科室、带教老师护龄以及有无接受过防护知识培训的实习护生之间的肺结核防护知-信-行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护生来源的实习护生之间肺结核防护知-信-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实习护生一般资料和肺结核防护知信行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肺结核防护知-信-行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的肺结核防护知-信-行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肺结核防护知-信-行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衡阳市某医院实习护生肺结核防护知-信-行处于中等水平。2.实习护生肺结核防护知-信-行水平主要受年龄、学历、有无接受肺结核病防护知识培训等因素影响。3.以多种形式相结合针对结核病的强化健康教育措施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肺结核防护知-信-行水平,改善他们对肺结核病人的态度及自身职业防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