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从不乏讨论之声。政局的变动始终影响着文学最敏感的神经。有宋一代,历经高祖建国的繁盛、到徽、钦二帝被俘的国耻,由南宋半壁江山偷得安宁,至崖山之战、国破家亡。深具社会责任感与家国使命感的文人士大夫,将心中感慨发而为词。都城成为勾连文学与文人士大夫家国情感的媒介。之于宋代文人士大夫而言,都城即是代表上层文化的政治圣地,又是色彩斑斓的享乐之所。都城象征着故国家园,也珍藏着往昔美好生活。恋都词,蕴含着两宋词人内心的种种情愫,折射着宋代社会新的时代趋尚,也积淀着宋词产生深厚的文化基因。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恋都词进行界定,并分析其研究现状。本文主要将恋都词分为三类:身在都城,对都城的歌颂;其二是,远离都城,对都城的眷恋,其三是,丧失都城,对故都的追忆。 第二章:宋代恋都词产生的背景。本章从政治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文学自身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文人士大夫心态的变化和奢靡享乐之风的盛行为恋都词的产生提供了环境。唐代词调的丰富与宋代词体的发展为恋都词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恋都词背后的文化意蕴。根据本文对恋都词的界定,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恋都词背后的文化意蕴:第一节,身在都城、对都城的爱恋。本小节将宋代文人的恋都情结分为显性恋都情结和隐性恋都情结。所谓显性恋都情结,主要体现在对都城物阜民丰的生活面貌和独特风景的刻画上。隐性恋都情结则主要表现在对都城风情的大肆渲染和对都城格调极力彰显之上。第二节,远离都城、对都城的怀念。本小节根据文人的身份和人生历经,参考他们离开都城的原因,将从两类探讨。一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浪子词人,他们以个人生命体验为中心。另一类是以周邦彦为代表的身怀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他们以政治为中心。第三节,丧失都城,对都城的依恋。本小节主要围绕两类词人:一是北宋灭亡后,苟安时代的南渡文人。另一个是南宋末,元代初,亡国时代的遗民词人。 第四章:恋都词对词史的贡献的。本章分别从恋都词在词调、词境以及词功能上的革新进行分析。